全球使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有上升趨勢,在已發展國家及地區(如香港)尤為普遍。1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藥物安全及應用研究中心(CSMPR)的團隊根據來自1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00萬人的數據,進行一項有關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風險的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會令骨折風險增加30-40%,顯示兩者存在中度關聯。研究反映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病人(尤其是高危患者)時作風險評估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 》(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研究背景
鎮靜催眠藥物一般用於減輕焦慮、壓力及改善睡眠質素,常用的鎮靜催眠藥物包括第一代巴比妥類藥物及水合氯醛、第二代苯二氮卓類藥物及第三代Z類藥物。現時不少研究指出使用鎮靜催眠藥物後存在骨折風險,其中引致骨折的原因或與藥物的副作用相關,如暈眩、睡意及低血壓等,這些副作用均會增加跌倒或受傷機會。但由於骨折病理複雜、成因眾多,現時尚未有證據支持此定論。有見及此,CSMPR 的研究團隊有系統地回顧文獻及進行統合分析,整合現有證據,以確定使用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之間的關聯。
研究方法及結果
研究團隊針對涉及11個國家或地區、超過600萬人的20項觀察研究進行分析,當中包括六項隊列研究、八項病例對照研究,及六項病例交叉研究(其中一項個案設計採取自我對照法),當中11項研究被納入隨後的統合分析。這些研究在具廣泛認受性的研究質素評估工具「紐卡素—渥太華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中獲評為高質研究:以10分為滿分,上述研究皆獲7至9分。
在20項觀察研究中有18項的結果顯示,使用鎮靜催眠藥物會顯著增加骨折風險。根據統合分析結果,估計鎮靜催眠藥物使用者的骨折風險較非鎮靜催眠藥物使用者增加超過30%。具體而言,綜合結果顯示,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後髖骨骨折的機率增加32%;而使用Z類藥物後身體任何部位出現骨折的機率增加達41%。研究同時發現,長期及短期使用鎮靜催眠藥物對增加骨折的風險相若。
儘管受到一些無法測量的因素局限,此統合分析仍反映使用鎮靜催眠藥物可能導致骨折這類罕見的不良反應。縱使導致骨折風險增加的潛在原因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但此研究反映跌倒是增加風險的成因之一。
根據是次研究結果,當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較高骨折風險的患者時(如85歲或以上長者、獨居人士等),應採取審慎態度。處方相關藥物前應為患者提供適當的諮詢,並監察及減低患者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鎮靜催眠藥物使用者採取適當的預防跌倒措施,亦能有效減低骨折風險。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兼臨床醫學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助理教授及此研究的高級作者黎子駿博士指出:「隨著全球鎮靜催眠藥物的使用越趨普遍,當中包括未經准許或不按指示的藥物標示外使用,我們認為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前,應根據其整體安全風險,對患者進行仔細的臨床評估。」
研究團隊
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藥物安全及應用研究中心兼臨床醫學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助理教授黎子駿博士領導。共同第一作者為來自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的醫療科學碩士生許翀及醫療科學碩士畢業生兼研究助理梁晴嵐。其他合作夥伴包括: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助理林㬢及醫療科學碩士生石佳瑛。
鳴謝
本研究獲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設立的 AIR@InnoHK 平台: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D24H)提供部分支持。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email protected])。
1 Ma TT, Wang Z, Qin X, et al. Global trends in the consumption of benzodiazepines and Z-drugs in 67 countries and regions from 2008 to 2018: a sales data analysis. SLEEP. 2023;46(10): zsad124 https://doi.org/10.1093/sleep/zsad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