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學(港大)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劉昕博士領導的團隊,與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地震學家合作,研發一種有效視化地下含有流體的岩石的嶄新方法,有助於水和油等地下流體資源的開發,可應用於建構城市地質災害和海嘯早期預警系統,以及增進人們對水循環過程的了解。
新方法名為「背景噪音差分伴隨層析成像」(ambient noise differential adjoint tomography),研究成果已於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背景噪音差分伴隨層析成像」為城市和海洋地域勘探研究提供了簡易兼具經濟效益的方法,其主要利用便攜式裝置-「地震儀」(seismometer)作為研究工具,探測地球的自然振動,記錄地面上下、南北和東西的三維方向運動。
研究團隊在美國加州沿長灘(Long Beach)至惠蒂爾奈羅斯(Whittier Narrows),橫跨洛杉磯盆地(Los Angeles basin)的一條直線上放置了42台地震儀。結果發現,位於引發地震的紐波特 — 英爾伍德斷層(Newport-Inglewood Fault)附近地下約1-2公里的岩石中含有大量流體。這些岩石内滿佈充滿液體的小孔,團隊認為這可能解釋了為何加州長灘地區會發生淺層小型地震 — 小孔隙中充斥的大量液體減低了斷層面的摩擦,使得兩側的岩塊更容易相互滑動,導致小型地震的產生。
新方法在地震儀所覆蓋範圍作探測及製備地層成像,揭示地震波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傳播速度,識別地下岩層中的液體 — 水和油。在某些地點,若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相比其他相同深度的地域慢很多,即表示地層中有流體。
論文第一作者、港大地球科學系劉昕博士指出,新方法適用於尋找地下水和油資源,而無需昂貴的鑽探工序。其應用於城市環境,可以在目標區域部署一系列的陸地地震儀;應用在海洋中,可以在海底安裝一排海底地震儀(OBS)記錄背景振動。
「一直以來,開發地下較深處的水源或石油等液體資源,需要鑽多口井來進行勘探和開採,資源成本龐大。現在則只需安裝數十個地震儀,透過記錄陸地或海底的地震噪聲便可探測得到。利用新技術既可製備包含岩石內部流體資訊的精細圖像,又可確定富含流體的岩石位置和深度。」劉博士説。
新方法可用作製備城市和深海地層的精細影像,在地震儀覆蓋的區域正下方建立一個精細的影像,提供鬆散土壤/ 沉積物和含流體的岩石位置的資訊,鎖定地震波速度較慢,即含流體地域的位置,以此評估城市地質災害、實施海嘯早期預警系統以及增進人們對海底水循環的了解。
劉博士指出,這項科研突破有着巨大的潛力,為人類塑造一個更綠色、更安全、更美好的未來。他總結道:「新方法具潛力改變人們發現和利用水和油等流體資源的方式,有助增強對城市安全評估的準確性,深化對自然環境的了解。從高效的資源勘探,至有效地預防災害、促進可持續的環境管理實踐,新方法都可以起到實質的作用,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裨益。」
圖⽚下載及說明⽂字:https://www.scifac.hku.hk/press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學理學院外務主任杜之樺女⼠(電話:3917 4948;電郵:[email protected] / 傳訊助理總監陳詩廸女⼠(電話:3917 5286;電⼦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