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老人科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有進食問題的晚期認知障礙症病人經人手小心餵食者,比鼻胃喉管餵食者感染肺炎的風險明顯低40%。有關研究結果現已於《急性期後及長期護理醫學期刊》(Journal of Post-Acute and Long-Term Care Medicine)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背景
有進食問題如口腔進食困難及吞嚥障礙的晚期認知障礙症病人,經常接受喉管餵食。儘管以往在海外進行的觀察性研究未有證據支持1,但一般認為選擇喉管餵食的原因是感染肺炎風險較低及能提高病人的存活率。香港部分老人科病房近年已開始提供人手小心餵食代替喉管餵食,以改善晚期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舒適度與生活質素。
是項研究為香港首個對比經人手小心餵食及鼻胃管餵食的晚期認知障礙症住院病人,感染肺炎及死亡風險的研究。
研究結果
此回顧性隊列研究識別出764名因患有進食問題而被考慮使用喉管餵食的晚期認知障礙症病人為研究對象2。結果發現採用人手小心餵食的病人比用鼻胃管餵食的病人感染肺炎的風險明顯低40%。以基本餵食問題作子群分析的結果顯示,採用鼻胃管餵食比人手小心餵食在同時出現進食不足及吞嚥障礙的病人中,感染肺炎的風險較高,但在僅有進食不足或吞嚥障礙的病人中,則沒有這個現象。
採用鼻胃管餵食及人手小心餵食兩組病人的一年存活期並沒有顯著差異,中位數分別為125及145日。
研究意義
是次研究結果提供了有別於一般認識的實據,反映經鼻胃管餵食的晚期認知障礙症病人,其存活期相較人手小心餵食者並沒有優勢。此外,經鼻胃管餵食者感染肺炎的風險,較人手小心餵食者更高。而經鼻胃管餵食者感染肺炎風險較高的原因,可能包括食道下括約肌受損、咽喉反射脫敏及胃內物質倒流到咽喉3。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老人科臨床助理教授阮君毓醫生表示:「由於喉管餵食在香港及世界多個地方仍然普遍使用,本研究結果表明有必要加強大眾與醫護人員的教育,針對認知障礙症病人在餵食上的需要,就其決策改善相關循證實踐。」
關於研究團隊
是項研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老人科阮君毓醫生領導,並由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老人科陸嘉熙醫生、陳端正醫生、佘日峯醫生及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老人科陳漢威醫生共同完成。其他合作者包括: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老人科學生研究助理朱峻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腫瘤學及寧養護理學系(Department of Psychosocial Oncology and Palliative Care)Rachelle Bernacki醫生,以及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及葛量洪醫院言語治療系周德裕。
鳴謝
是項研究得到香港大學大學研究事務委員會的支持(201904185003)。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email protected])。
1 Lee YF, Hsu TW, Liang CS,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ube feeding in advanced dementia patients: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udy. J Am Med Dir Assoc. 2021;22:357e363.
2 晚期認知障礙症被定義為「整體退化量表」第七級。「整體退化量表」乃評估認知障礙症嚴重程度的認可標準,分為七級,以第七級為最嚴重。
3 Gomes GF, Pisani JC, Macedo ED, Campos AC. The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 as a risk factor for aspiration and aspiration pneumonia.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03;6:327e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