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鼻腔感染的疫苗方案。研究表明,PD1-受體結合域核酸疫苗(PD1-RBD-DNA)初次免疫,再聯合以減活流感病毒為載體的噴鼻式疫苗(LAIV-HK68-RBD)加強免疫的方案,在兩種動物模型中均能產生最高滴度的呼吸道廣譜中和抗體和肺常駐殺傷性T 細胞,有效阻止新冠病毒感染鼻腔。該研究現已於《刺針》出版的EBioMedicine網上雜誌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背景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導致全球超過 2.75 億人感染,近 536 萬人死亡,但目前已批准緊急使用的疫苗還不能誘導足夠的呼吸道粘膜保護,以便接種者預防病毒感染鼻腔。雖然目前的疫苗接種情況已顯著降低了感染病毒所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並不能完全預防呼吸道感染,亦難以追上受感染人數的增幅,無疑為控制疫情帶來新的挑戰。由於變種病毒不斷出現,包括具有免疫逃逸能力之Omicron病毒株的迅速傳播,當務之急是開發更有效的疫苗方案來阻止或減少病毒感染鼻腔。
研究方法及結果
是項研究結果顯示,與當前新冠疫苗相比,研究的 PD1-受體結合域核酸疫苗(PD1-RBD-DNA)再聯合以減活流感病毒為載體的噴鼻式疫苗(LAIV-HK68-RBD)之加強方案,誘導了更加顯著的外周及粘膜免疫抗體反應,包括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IgA/IgG)和肺部常駐多功能殺傷性T細胞。兩種小鼠模型在接受聯合疫苗35天後被攻毒(即嘗試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發現疫苗不但能保護肺部免受感染,同時預防病毒感染鼻腔。疫苗誘導的抗體也交叉中和了多個變種病毒,包括Alpha、Beta以及Delta。有關研究發現證實,聯合疫苗誘導的粘膜免疫反應對於預防病毒感染鼻腔而言至關重要,同時對結束新冠病毒大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意義
領導並展開這兩種疫苗在香港之臨床研究的袁國勇教授指出:「研究結果表明,香港大學研發的兩種疫苗的臨床研究,仍然是消除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們正在開展這兩種疫苗,包括以減活流感病毒為載體的噴鼻式疫苗和PD1-核酸疫苗的臨床測試。」
共同領導是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兼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教授表示:「對我們而言,最大的挑戰是香港沒有能夠生產大量疫苗的製造廠商,這嚴重拖延了疫苗在臨床上的轉化使用。現在,我們已經研發出針對Omicron的PD1-核酸疫苗,仍面臨同樣不能快速臨床轉化研發的挑戰。」
共同領導是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教授說:「使用噴鼻式疫苗以保護上呼吸道,是降低新冠病毒傳播及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
關於研究團隊
本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兼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教授,和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教授共同領導。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員周潤宏博士、科學主任王培博士、前博士後研究員黃亦駿博士和博士生徐浩然先生為此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參與作者包括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高級技術員劉韶瑩、研究助理教授劉利博士、科學主任張錦霞博士和莫頴兒博士、博士後研究員譚雋怡和周冬燕、博士生彭巧麗、劉娜,鄧少鋒及周標、技術員陳俊賢、研究助理胡建輝、黃浩德、杜正龍,楊大偉和區家傑;以及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及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袁國勇教授。
鳴謝
臨床前研究得到以下基金支持:香港研究資助局的協作研究基金(C7156-20G、C1134-20G及C5110-20G)、優配研究金(17107019)、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HMRF(19181052和19181012)、香港創新科技署Health@InnoHK、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0YFC0860600、2020YFA0707500、2020YFA0707504);以及希望之友教育基金的捐款。陳志偉教授團隊部分資助來自香港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T11-706/18-N)。核酸疫苗和以減活流感病毒為載體的噴鼻式疫苗的獲品質保證、即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生產,則分別得到深圳市科技創新計劃(JSGG20200225151410198)與來自深圳醫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套資金;以及國際組織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的資金支持。
關於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
微生物學系研究學者積極參與臨床服務和基礎研究。研究生可以攻讀微生物學和傳染病的多個研究方向來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醫學科學碩士課程為研究生提供了深入研究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生物醫學的機會。此外,部門的臨床學者還參與了香港和深圳臨床微生物學家的培訓。傳染病課程和研究生文憑課程為培訓合格的傳染病醫生提供了重要的途徑。
為促進知識交流,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工作可通過以下連結瀏覽:http://www.microbiology.hku.hk/。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