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港大)機械工程研究人員研發嶄新流體操控技術,利用光束精準遙控各種微液滴,應用於病理測試,可避免與感染性流體直接接觸,有利降低一線醫務人員在大流行病中測試病毒或細菌的感染風險,以及減少樣本在過程中污染的機會。
團隊創新地利用光操控液滴,比傳統利用電極、磁力等作為操控手段,更簡單方便、精準度更高。在團隊研發的光感熱電平台上,液滴按光源作分散、融合和移動等不同形式的操控,而且不粘平台表面,不會有任何殘留物,可達至無污染的高水平運作環境。
新技術由港大機械工程系博士生李威、博士後研究員唐欣和王立秋講座教授共同研發,已在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發表。研發成果極具潛力應用在病理診斷與醫學研究、化學合成和藥物研發等方面。
王立秋教授指出,新技術適合應用於血液檢測,可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將來只要一小滴血,便可作不同的病理測試,不需再抽取一管管的血液,兼具環保減塑效益。
王教授解釋:「檢測傳染性疾病有很高的風險。例如,伊波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樣本可輕易滲入皮膚並感染醫務人員。在檢測過程中,醫務人員需將患者的採樣細胞破碎,然後過濾並提取病毒的遺傳物質以進行確診,此一系列操作都以液體作為媒介。與固體不同,液體粘在各種表面上會留下大量的殘留物,器皿和操作工具容易被傳染性液體污染。這些醫療廢物具有極高危險性,如果廢物處理不當,會造成更多潛在感染危險。」
據估計,全球每年消耗約200億美元用於盛載這些液體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然後再耗費約100億美元處理之後產生的有害醫療廢料。據世衛組織報道,醫護人員被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21到32倍,近14%的COVID-19病例也是醫務工作者。
利用新型的流體操控器,醫務人員可以透過光束以非接觸方式遠程執行流體操作,流體操控器上不會殘留任何流體,從而降低感染和致病微生物泄露的風險,大大增強測試過程的安全性,減少生物毒性廢物的産生。新型流體操控器的成本只有現有産品價格的大約百分之一,且便於攜帶,尤其適合在偏遠地區進行現場診斷。
新型的流體操控器的平台由兩層薄膜組成,厚度只有小於兩毫米,輕便易携,物料無毒。
「上層的納米結構表面,類似於自然界中的防水荷葉,水滴在荷葉表面迅速滑落而不留下一絲痕跡。所有類型的流體樣本,包括血液,唾液,汗液,尿液,酒精,矽油等都被懸浮在納米結構之上,像彈珠一樣在表面上輕易滾動,沒有任何殘留物。在不粘塗層之下,是一層創新的光敏材料,光照下產生力場以操縱流體的運動,像看不見的手,移動,分裂、分配流體,把不同的液滴融合等。」王教授解釋說。
新型的流體操控器適用於不同的液體,包括目前技術難以操控如矽油等表面張力極低的液滴;以及濃稠液滴,可操控液滴的蛋白質載量大幅提升4000倍,尤其適合於前沿基因和蛋白質組學方面的應用和研究,目前無技術能及。
可操控的液滴大至1,000微升,小至0.001微升(1 納升),後者相當於一隻蚊子一次吸取的血液量的五千分之一,相比現有電控技術只可做到1微升,要細1000倍。新技術應用於藥物研發,能精準地把載有不同藥物分子作不同組合。工業應用上,把原料分子放在微液滴內,化學反應可以均勻精準進行,合成新型納米材料用於化妝品和精細化工等行業。應用於生物科技研究,用於DNA分析和蛋白質組學,免疫檢測,單細胞的生長研究,還可結合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用於病毒檢測,基因測序,腫瘤細胞篩查,追蹤細胞衰老:同時跟蹤數千個單個細胞數代,直到它們死亡。
接下來,研究團隊期望將新技術廣泛應用於精細化工,藥物發現和單細胞分析等不同領域。團隊計劃把操控器結合人工智能(AI)系統,打造全自動化的流體操作器,自動執行病理診斷和藥物合成等任務。未來的基因編輯實驗,可能只需要按一個按鍵即可完成,不再需要塑料移液管和培養板等輔助器具。
刊登於《科學進展》論文: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8/eabc1693
發佈會簡介投影片請按此。
短片介紹新流體操控器請按此。
傳媒查詢:
工程學院李美珊女士 (電話:3917 8519/9653 104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或
鄭繼鏗先生 (電話:3917 1924;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