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港大)的建築學者和海洋生物學家合作,研發創新的珊瑚復育方法,利用3D設計和打印技術,製成「珊瑚礁盤」給碎落的珊瑚依附生長,藉以加快香港水域珊瑚復育的進程。
今次的珊瑚復育項目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委託進行,是政府積極管理海下灣海岸公園珊瑚群落的一個環節。港大建築學院製作及物料科技實驗室轄下的機械製作實驗室,與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MS)合作,研製可供珊瑚依附生長的人工珊瑚礁盤,並追蹤監察珊瑚群落在海岸公園的生長發展。
海下灣海岸公園是認識海洋生物的熱點,有著多樣化的海洋生態環境。那裏的珊瑚群落,佔全港造礁珊瑚品種的四分之三以上,魚類有120多種。然而,受生物侵蝕現象影響,棲息的珊瑚礁生態環境近年逐漸惡化,2015-2016年的珊瑚白化和局部死亡事件,揭示了本港珊瑚群落生長面對的危機。
研究團隊於2020年7月,在海岸公園內三個選定地點(珊瑚灘、磨洲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生物中心附近的避風港)的海底,設置由機械製作實驗室設計及製作的3D打印珊瑚礁盤,總佔地約40平方米,把珊瑚碎片移植在珊瑚礁盤上。
珊瑚碎片脫離珊瑚主體後一般難以存活,珊瑚礁盤提供結構複雜的基礎,供珊瑚碎片附著穩固生長,給予它們第二次存活的機會。同時,珊瑚磚能減少沉積物堆積,藉以消除對珊瑚生長的其中一個主要威脅,提高珊瑚復育的成效。
讓珊瑚活得更豐盛
珊瑚礁盤設計的靈感來自珊瑚特有的生長形態,並因應本港水域情況作出適當調整。團隊運用3D粘土打印技術,將一般赤陶土打印出128塊直徑600mm的礁石,然後在窯中以攝氏1125度高溫燒成陶土(陶瓷),礁石的成份物料比傳統的混凝土和金屬材料更加環保。
團隊選擇了海岸公園史上最常見的三種珊瑚物種進行研究,當中包括鹿角珊瑚(Acropora)、扁腦珊瑚(Platygyr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它們具有不同的生長形態,分別為分支狀的鹿角珊瑚、團塊狀的扁腦珊瑚,以及呈板塊狀的十字牡丹珊瑚,組合成一個多元聚集的生態環境。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海洋科學家將測試三種珊瑚的不同組合,包括單一、混合和混養三種保育模式,對生態復育的影響,並在未來的一年半內持續監測珊瑚礁盤的應用。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珊瑚礁盤作為珊瑚復育的新出路,既可加快修復珊瑚,亦能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珊瑚礁退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團隊希望能將合作範圍擴展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提供切合當地環境而設計的3D打印珊瑚礁盤,與各地分享本港的珊瑚復育經驗,協助當地珊瑚群落的復育發展。
相片下載:https://www.scifac.hku.hk/press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建築學院行政主任梁燕蕾(電話:3917 5970;電郵:[email protected])、港大理學院外務主任杜之樺(電話:3917 4948;電郵:[email protected])或理學院助理傳訊總監陳詩迪(電話: 3917 5286;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