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EB病毒是一種人類皰疹病毒,全球有超過90%的成年人受到感染。這病毒可引發癌症,例如鼻咽癌、胃癌、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其他淋巴瘤類型的疾病。在中國南方的鼻咽癌患者幾乎百分之百與感染EB病毒有關。
鼻咽癌於中國南方人、北非人和因紐特人這幾個人口的發生率比較高,患者主要是年輕成年男性,以中國南方地區為例,每10萬名男性就有25位發病。根據2012年的癌症統計數據,鼻咽癌是香港20至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死亡率為40.2%。患者通常在鼻咽癌晚期才被確診,但如果在早期能檢測得到,存活率可以提高一倍。
現今大多數有關鼻咽癌的研究都集中在人類遺傳因素方面,惟與鼻咽癌相關的病毒因素方面尚未有充分的研究和了解。
研究結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個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從142位本地健康帶病毒者的唾液樣本中分離出的EB病毒的基因組序排列,與另外62位本地鼻咽癌患者的原發性腫瘤活檢組織中分離出的基因組序排列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健康帶病毒者帶有五種EB病毒組,而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只帶有其中兩種EB病毒組。這兩種EB病毒由特定的遺傳變異組成,在97%的鼻咽癌患者中都有發現這兩種EB病毒,而只有40%的健康帶病毒者帶有這兩種EB病毒。此研究是首次發現EB病毒因素與引發鼻咽癌有著密切關係,是次研究結果亦於2018年12月在《國際癌症雜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中發表(https://doi.org/10.1002/ijc.32049),並已於 2018年11月提交了有關高危EB病毒的專利申請。
研究重點
利用本地鼻咽癌患者和本地健康帶病毒者中發現的高危EB病毒作對比,說明了感染高危EB病毒與鼻咽癌發病有很大的關係,並解釋了鼻咽癌在某一些地區(如香港)有高發病率的原因。對高危EB病毒的分析可以與其他篩選法結合,用以篩選有高風險患上鼻咽癌的人口。例如檢測血漿中EB病毒的DNA數量就是以往用於檢測早期鼻咽癌的方法。然而,此方法並沒有提供EB病毒種類的資料。研究團隊認為,是次研究結果可以有助提高檢測的預測值。
關於香港大學研究團隊
此研究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蔣國誠醫生領導。其研究團隊成員包括許貴鋒博士、陳子峯先生、林祈貝小姐及郭軒博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楊萬嶺博士及其研究助理沈江山博士亦有協助進行實驗和分析。其他港大醫學院研究人員還包括香港大學基因研究中心沈伯松教授、生物醫學學院曹世華教授,及臨床腫瘤學系鄺麗雲教授及龍李梅瑞教授等,提供腫瘤組織、技術支援和遺傳分析建議。
嗚謝
本研究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研究基金秘書處醫療衞生研究基金(項目02131706)、NPC Area of Excellence Scheme (AoE/M 06/08 Center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search)和EB病毒研究(#20004525)研究資助。蔣國誠醫生研究團隊亦嗚謝Tissue Bank of NPC Area of Excellence Scheme(AoE/M 06/08 Center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search)提供腫瘤活檢測試。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