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良工巧作:伊勢文化財團藏日本明治時代金屬琺瑯及刺繡展覽
2013年07月05日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於今天(7月5日)舉行了日本明治時代金屬琺瑯及刺繡展覽的開幕典禮,並由明天(7月6日)起至9月1日展出日本‧東京伊勢文化財團所藏之金屬琺瑯及刺繡,展品包括金屬琺瑯五十六件及刺繡十六件。這些明治時期(1868至1912年)的珍貴文物,以千錘百煉的技術和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見稱。
十九世紀下半葉,隨著江戶幕府的沒落,取而代之的幕末時代(1853至1867年)實行門戶開放政策,並使日本由孤立封建之國,進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社會的急速發展與工業的現代化並沒有令日本傳統工藝萎縮衰頽,反而年輕的明治天皇(1852至1912年)在1867年即位後,理解到諸如金工、漆器、琺瑯、陶瓷和刺繡等歷史悠久的手工藝品,正好能在開放的國際消費市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金屬琺瑯(七寶燒)自此被納入日本皇室收藏,此類御製品通常帶有菊花紋章,表示其為日本天皇贈予外國使節、王室成員,以及從事本土及海外貿易商人所訂製的禮品。日本製作商更定期在當時的歐美舉行國際博覽會,從中陳列技藝繁複與創意新穎的工藝精品;其中名古屋七寶工藝店的産品更於1873年在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首獎。在眾多金屬琺瑯技法中,由梶常吉(1803至1883年)於1883年燒製成功的有線七寶出現意義性的發展。這是一種在金屬胎上以精工細作的金、銀、銅線掐絲起線,之後再施以琺瑯釉料燒製而成的一種裝飾藝術。繼而於1868年,塚本貝助(1828至1887年)又在陶瓷胎上掐金銀絲施釉焙燒,成功製作瓷胎掐絲琺瑯;濤川惣助(1847至1910年)則在百年後的1879年創製無線七寶,此法更使山水圖案的輪廓更趨自然流暢。
正如七寶燒一樣,日本刺繡亦始自奈良時代(710至794年),其以工藝嶄新聞名於世,並見證了日本和西方在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藝術交流。自奈良以迄江戶時代(1615至1868年),染色技術不斷改善,女紅藝師以針代筆,在紡織品上繡以帶有光澤的絲線,從中呈現傳統繪畫般的紋樣,並促成“刺繡畫”的發展。在綾羅綢緞上利用絲紡及金銀線刺繡,再加上其他紡織材料和技法,重新演繹傳統構圖的圖形符號,如此所製成的繡品,更成爲現代風行世界的珍貴手工藝。
伊勢文化財團提供是次公諸同好的機會,首度同時展示兩種截然不同、卻兼具尖端技術與無限創意的藝術。這些色澤耀眼的展品,十足印證了世界的社會民生在十九世紀末期的轉變,同時也反映當時中產階級對奢侈品的嚮往。
展覽詳情 :
展期: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 至 9月1日(星期日)
地點: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詳情請瀏覽www.hkumag.hku.hk 或http://www.cpao.hku.hk/media/meiji.pdf 或致電2241-5500查詢。
博物館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六上午9:30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公眾假期休息
免費入場,歡迎各界人士參觀
傳媒相關查詢,請聯絡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小姐 電話:2859 2606 電郵:[email protected] k 或
經理(傳媒),梁菁栘小姐 電話:2857 8555 / 9022 7446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