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將舉行第188屆學位頒授典禮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予六位傑出人士
2013年02月19日
香港大學(港大)將於3月14日(星期四)舉行的第188屆學位頒授典禮上,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予六位傑出人士。頒授典禮由香港大學副校監李國寶博士主禮。
獲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的傑出人士為:
名譽法學博士
余叔韶
名譽科學博士
Alec John JEFFREYS
米耀榮
名譽社會科學博士
樊錦詩
王生洪
嚴迅奇
港大名譽博士學位是頒授予對大學、社會或學術方面有傑出建樹,在知識思想上,社群或文化方面對整體社會及全球有寶貴貢獻的人士。
**********
簡歷
余叔韶
余叔韶先生是香港著名的訴訟律師。他於香港出生,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1938那年,年方十六的余叔韶考獲政府奬學金並入讀香港大學文學系。
1941年,余先生先替英國海軍情報局工作,後轉投中國國民黨政治部,任陸軍少校。1945年,他考獲香港政府勝利奬學金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於梅頓學院攻讀法律,並於1949年考取英國及愛爾蘭大律師執業資格。
余先生於1951年獲委任為首位華人檢察官,並於1953年開展其個人的大律師業務。到1960年代中,他成爲城中首屈一指的刑事大律師。他亦於當時協助香港大學成立法律學院,是本港創辦的首間法學院。
1970年至1980年期間,政府三度邀請余叔韶出任香港高等法院大法官,但基於聘任條款有欠公平,故遭其婉拒。另外,對很多本地、英國及其他殖民地同業趨之若鶩的御用大律師名銜,他亦自有看法,堅拒申請。
余先生在港執業三十年,於1983年退休,1994年獲香港大律師公會頒贈終身會員榮銜。
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予余叔韶先生,以表彰他對社會和法律教育所作出的貢獻。
Alec John JEFFREYS
Alec John Jeffreys (謝夫斯爵士) 是傑出的遺傳學專家及國際知名的DNA指紋圖譜的研發先鋒。
謝夫斯爵士在牛津大學梅頓學院修讀生物化學和遺傳學,其後獲得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博士後獎學金往阿姆斯特丹大學,與Richard Flavell博士合作進行研究;他是首批發現基因分裂的研究人員。1977年他應聘到英國萊斯特大學遺傳學系執教,出任遺傳學講座教授和英國皇家學會沃弗森研究教授,直到2012年退休。
謝夫斯爵士在萊斯特大學研究集中於探索人類DNA的變異,以及導致這多變性的突變過程。他也是首批研究人員在人類的DNA中發現了遺傳變異,然後又發明了DNA指紋圖譜,展示如何以其探查有關身份和親屬關係的問題。這研究成果徹底改變了法醫學的研究調查方法,對世界有重大影響。他較近期的研究工作集中於發展新的方法來分析人類染色體的變異和突變。
謝夫斯爵士的工作備受各方推崇,他在198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94年被封為爵士;其他獎項還包括於2004年獲得Louis-Jeantet醫學獎, 以及於2005年和2006年獲得的Lasker 獎和Heineken獎。他也是2008年千禧技術獎的四名獲獎者之一。
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科學博士學位予Alec John Jeffreys爵士,以表彰他對社會和醫學研究所作出的貢獻。
米耀榮
米耀榮教授是機械工程講座教授,世界著名材料科學和斷裂力學專家。
米教授是香港大學工程學院畢業生,1969年獲授工學士學位及威廉姆森獎(Williamson Prize),1972年獲頒哲學博士學位。其後數年他在美國安阿伯城的密歇根大學和倫敦帝國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並於1976年加入悉尼大學,執教至今。米教授於1987年升任為悉尼大學工程學講座教授,2004年更獲委任為大學教授,並於2002年至2007年獲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授予聯邦研究員獎。米教授心繫香港,二十多年來一直與香港高等教育界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
米教授對斷裂力學、先進複合材料的特性、材料與結構的斷裂和疲勞等領域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其研究結果徹底改革了強韌纖維複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微觀結構設計,並對生産無石棉水泥、材料測試以及優化生産過程等方面的發展具全球性的影響力。
米教授於1992年當選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以及2011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2010年他獲澳大利亞政府頒授國家勳章。
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科學博士學位予米耀榮教授,以表彰他對社會及科學研究所作出的貢獻。
樊錦詩
樊錦詩教授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她1963年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之後加入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1977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1984年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1993年任敦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1998年4月升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樊教授從事敦煌文物事業五十年,被譽爲 「敦煌的女兒」 ,一直致力於石窟考古、保護與管理方面的研究。她積極參與科研,努力促進國際合作,將先進科學的理念和技術引入敦煌遺產保護。為配合新時代的發展,她現致力推動「數碼敦煌」項目,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和資料。
此外,樊教授參與規劃並完成了有關敦煌石窟的保護與利用、籌建莫高窟遊客中心以及敦煌石窟保護總體規劃等十多個項目;主持編寫了26卷大型叢書《敦煌石窟全集》,並撰寫了十多部有關敦煌石窟研究的專著及數十篇論文。
樊教授在保護及提高敦煌文化遺產方面的貢獻,贏得全國稱頌。她從1993年起歷任全國政協第八至第十一屆委員,並於2002年被國家中央組織部、宣傳部、人事部、科技部四部委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樊錦詩教授,以表彰她對社會及文物保護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王生洪
王生洪教授為復旦大學榮休校長,現任復旦大學校董及復旦大學國際暨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委員會主席。
王教授1965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畢業後留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81至1983年間,他在美國普度大學和亞里桑拿大學作訪問學者,繼續開展研究。
王教授的研究範圍主要是大型電子設備如射電望遠鏡、衛星地面站、雷達等的結構設計,計算力學及數學優化軟件庫的研發。他的研究成果獲得多方讚賞,並獲頒發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全國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王教授於1984年擔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之後又擔任上海大學校長。他於1986年被任命為上海市政府教育衛生辦公室主任,並兼任上海市高教局局長,主責上海的教育發展和改革規劃和實施。他並於1995年擔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1999年起王教授出任復旦大學第十八任校長,直至2009年。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期間,王生洪教授倡導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通識教育,著力建立科研大平台,致力推動復旦大學與海外大學的合作與交流。
王教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並曾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獎章、法國里昂商學院金色聯盟獎。
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王生洪教授,以表彰他對社會和高等教育界所作出的貢獻。
嚴迅奇
嚴迅奇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建築師。
嚴先生自幼在香港受教育,1976年於香港大學建築學系畢業,成績優異。畢業後,他於馬海建築工程師事務所實習了兩年,於1979年自己創立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1982年他與李柏榮及許文博成立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並執業至今。
早於1983年,他參加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國際競賽方案,獲得一等獎。自此他的作品在香港及海外經常獲獎,包括1994年及2003年的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2006年及2011年的芝加哥Athenaeum Awards、2007年的Kenneth F Brown Award,以及2010年的世界建築節(WAF)項目獎。
嚴先生經常獲本地及海外各種論壇和學術會議邀請,擔任主講嘉賓;他的作品廣獲各地區的雜誌刊載並在國際期刊介紹,在過去十年,更四度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
除了建築設計外,嚴先生還擔任多項公職,現為香港大學建築學系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教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及南加州大學國際藝術家資助委員會國際顧問。他的作品集曾出版於2003 年The City in Architecture,2004年Being Chinese in Architecture及2012年Presence。新的作品集Reconnecting Cultures將會在2013年初出版。
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嚴迅奇先生,以表彰他對社會和建築界所作出的貢獻。
香港大學第188屆學位頒授典禮:
日期:2013年3月14日(星期四)
時間:下午5時30分
地點:香港大學陸佑堂
六位名譽博士的照片和第188屆學位頒授典禮詳情,請瀏覽典禮網頁: http://www4.hku.hk/hongrads/index.php/chi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小姐 (電話︰2859 2606/電郵︰[email protected])或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經理(傳媒)尹慧筠小姐 (電話︰2859 2600/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