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推行和成效研究
2012年07月06日
通識科自二零零九年開始在中四級推行,成為新高中核心課程之一。隨著首屆文憑試結束,為期三年的課程循環正式完成。過去三年,不同團體雖就通識科進行過不同項目的硏究,但欠全面而有系統的檢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自二零零五年開始提供通識科師資培訓課程,其核心教學人員於年初組成了硏究隊伍,對課程的設計、推行和成效展開全面而有系統的硏究。硏究隊伍成員包括何敏華博士、陳淑英博士、黃家樂先生及關豔蓮博士。團隊希望透過分階段的不同項目硏究,能充分掌握通識科在學校推行的實際情況和成效;並針對不同層面的需要,完善學院的師資培訓課程,及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適切的支援。
今次公布的硏究結果,屬第一階段的基礎硏究,主要為全面檢討課程提供基礎數據,幫助開展第二階段對教師進行的深入訪談,以及之後一系列相關的硏究項目。硏究隊伍透過問卷調查,一方面了解學校對通識科實施的政策,另一方面搜集教師對學科推行的意見,包括對課程的理解、使用教科書和發展校本課程的看法、評估模式和工具的意見、教與學的疑慮和獲取的成就等。是項硏究參與的中學有66間,收回問卷共366份,調查對象包括校長、通識科科主任和教師。經過硏究隊伍的統計分析,總結出以下各方面的情況。
(一) 學校政策
硏究隊伍根據問卷所得的數據,總結出校長及通識科主任均對校內通識科課程的組織、教師團隊的能力有頗正面的看法,但對教師的工作量是否合理,則持中立意見。在調配教師的時候,學校主要考慮教師的意願、教師在通識科的培訓以及他們任教人文學科的經驗。此外,學校對教師的持續專業發展亦非常重視。教育局、本地各大學及非政府組織所提供的培訓課程均為主要的支援。
學校在製定通識科教學語言的政策時,考慮的元素依次為: (1) 學生的語言能力; (2) 學校語言政策及 (3) 教師語言能力。
受訪學校認為,若要改善通識科的推行,須顧及以下項目,包括: 課程和評估準則的釐清、撥款和各種資源的提供、小班教學、教材供應、初中和高中的銜接、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照顧個別差異、教師的專業培訓和團隊間的合作、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動機。
(二) 對課程的理解
硏究隊伍根據成員對通識課程的理解、多年培訓通識教師的經驗,以及過千的通識課堂觀察,訂定通識課程組織和設計框架,包括13項組織課程的核心元素,以作為評鑑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對課程組織的掌握和教學設計質素的根據。受訪教師認為組織通識課程和教學設計時,最重要的考慮元素順序為:
(三) 教學材料 -- 教科書的使用情況
教育局雖特意不審批教科書,藉此鼓勵學校發展校本課程,但大部分學校仍採用教科書作為教學工具。根據數據的分析,受訪教師對教科書整體評價一般,採用原因,除因滿足家長和學生的要求外,主要是認為教科書的設計貼近課程的要求,內容涵蓋課程的重要議題和核心概念,為學生提供基礎知識。此外,教科書提供不同教學活動和輔助教具,而且不涉及版權問題,為教師節省製作教材的時間,減輕工作量。不過,教師同時指出教科書的限制,包括未能適時更新討論議題和資訊、學習活動不夠全面,未能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和需要。
(四) 教學材料 -- 校本教材的使用情況
學校雖廣泛使用教科書,但不少同時製作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主要由教師團隊自行編製,亦有學校直接採用互聯網和不同機構提供的教材和設計。眾教學資源中,以網上材料最被廣泛使用,其次為教育局、教育城、非政府組織和學校支援網絡所提供的。學校採用非教科書材料時,主要考慮內容是否與學習議題相關。相對於教科書,受訪教師對自行編製的教材評價較高。教師普遍認為自行編製的教材,不但涵蓋重要的知識和概念,並且鼓勵以學生為本的開放式討論,促進群體協作和互動,提升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總括而言,教師認為自製教材不但能貫徹課程的理念和要求,並且能實踐課程建議的教學模式。由於教師可不斷更新討論議題、內容和活動,令課程不但更具彈性,而且更能促進學生自學,以及照顧學生學習的興趣、差異和需要,彌補教科書的不足。根據數據的分析,七成受訪教師表示透過共同備課編製教材,當中有三成表示得到校外人員的支援。然而負責編製教材的老師,有六成四表示對校本課程的課堂運用未受過訓練。但相對於教科書,教師擔心教材出現錯誤的情況較低。儘管教師對校本教材的評價較高,不少教師對工作量增加感到壓力。
(五)評估模式和工具
學校為貫徹課程的理念,一般採用多元評估模式。相對於校內評估,受訪教師普遍對公開試持較負面的看法。不少教師認為公開試的設計模式和評估工具未能貫徹課程的整體理念。中間出現的落差,包括評估的領域過於狹窄,未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展示多元智能;學生最終選擇傳統背誦知識內容的方法應付考試,有違課程提倡議題探究、獨立、批判性和多角度思考的精神。而當中最令教師感到困擾的,是經常變更的評分準則,減低他們對幫助學生奪取好成績的信心。此外,教師普遍認為獨立專題硏習既涉及大量指導學生和批改的工作,又欠缺清晰和一致的評分準則,為他們增加不少工作量和壓力。總括而言,如何平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維持優良的公開試成績,大學收生的取向,以及通識科的前景均為教師關注的事項。
(六) 獲取的成就
雖然受訪教師對通識科抱不同的看法和面對不同的困難和疑慮,但課程推行了三年,卻讓教師發現到其個人和學生方面均能獲取不同的成就,包括:
(1) 教師個人層面
- 對課程的理解和演譯加深;
- 個人專業不斷成長、自我學習能力提升;
- 教學信心提升;
- 學懂尊重學生意見;
- 教學態度變得開放、反思能力提升;
- 建立個人風格、教學更獨立自主;
- 教師團隊合作増強,信任增加;
- 建立豐富的教材資源庫; 及
- 與學生建立互信關係
(2) 學生層面
- 見識較以前廣博;
- 批判性和多角度思考能力提升;
- 對時事的觸覺較為敏鋭;
- 對世界較為關心; 及
- 行為上有好的改變
(七) 總結
如前言指出,是項硏究的結果,主要是開展以下各階段的硏究項目,以整合出更為完整的圖像,一方面為教育局和學校進行課程修訂提供參考;另一方面為本學院完善師資培訓課程作為重要根據:
第二階段:教師深入訪談
第三階段:教學材料的質素
第四階段:學生對通識科的信念(升讀高中前、就讀高中期間、畢業之後)
第五階段:課堂教學情況
第六階段:大學教師對通識科的看法
傳媒查詢或採訪安排,請聯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發展及傳訊經理Ms Queenie Wong (電話:2219 4270 / 手機:9220 5840 / 傳真:2540 6360 / 電郵:[email protected] / 網址:http://web.edu.hku.hk/media.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