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上一頁
是次調查比較了大企業及中小企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態度,重點分析他們在進行一些自願性環保工作時的推動力及所遇到的障礙。調查人員發現,香港企業環境管治發展比較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在政策及支援上的不足、社會環保意識薄弱及企業較著重短期回報的文化。
高級調查員施頌霞博士指出,中小企在參與推行環保措施上面對不少困難。接近八成受訪的中小企表示,只會在法例要求的情況下才會推行環保措施﹔僱員超過二百人以上的大企業則表示,他們並未主動實行環保措施,例如撰寫環境報告、實施環境管理系統或支持本地環保活動的主要原因,乃是政府未有強迫他們參與,而現時亦沒有足夠的誘因促使他們積極參與環保事務。
調查提出,要改善香港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單靠業界之間的協商並不足夠,加強立法是不二的方法。此外,政府及商會必需積極參與環保事務,起帶頭的作用。首席調查員威理夫博士認為,商會現時只在某程度上推動中小企參與環保工作,但似乎未有在政策層面上積極參與。雖然商會會向其會員提供有關環保的課程及講座,不過參加的公司為數不多,而他們本身亦已有很高的環保意識。因此,香港需要建立一個有系統和政府支持的基制來改善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
根據調查結果,研究中心對政府未來的環境政策有以下四項建議:
- 推行更嚴格的環保法例,同時嚴格實施及執行現有的相關法例;
- 監管當局必須嚴防中小企利用法律漏洞逃避責任,而不可只停留在提供資料及支援的層面;
- 商界組織如各國商會、商界環保協會等,應在建立商界與政府的關係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及
- 加強環境教育,特別是培訓及支援中小企僱主及管理人員,重點讓他們知道良好的企業環境管治能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中小企佔全港商業機構總數的百份之九十八,它們對香港環境發展影響深遠。因此,在改善環境之時,必須考慮到他們的獨特性及需要,才能使本港環境達至國際都會的水平。
如有查詢或索取報告,請聯絡
威理夫博士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電話:2857 8645 (手機 9630 8290)
傳真:2559 046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香港商界未能回應保護環境的挑戰
2005年11月23日
香港大學近期一項調查發現,大部份香港公司對環境議題反應仍然非常冷淡。此調查為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進行,調查指出絕大部份香港的商業機構都不願意推行任何法例要求以外的環保措施。此外,調查亦指出政府及商會皆未能就有關方面作出領導性的指引。
是次調查比較了大企業及中小企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態度,重點分析他們在進行一些自願性環保工作時的推動力及所遇到的障礙。調查人員發現,香港企業環境管治發展比較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在政策及支援上的不足、社會環保意識薄弱及企業較著重短期回報的文化。
高級調查員施頌霞博士指出,中小企在參與推行環保措施上面對不少困難。接近八成受訪的中小企表示,只會在法例要求的情況下才會推行環保措施﹔僱員超過二百人以上的大企業則表示,他們並未主動實行環保措施,例如撰寫環境報告、實施環境管理系統或支持本地環保活動的主要原因,乃是政府未有強迫他們參與,而現時亦沒有足夠的誘因促使他們積極參與環保事務。
調查提出,要改善香港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單靠業界之間的協商並不足夠,加強立法是不二的方法。此外,政府及商會必需積極參與環保事務,起帶頭的作用。首席調查員威理夫博士認為,商會現時只在某程度上推動中小企參與環保工作,但似乎未有在政策層面上積極參與。雖然商會會向其會員提供有關環保的課程及講座,不過參加的公司為數不多,而他們本身亦已有很高的環保意識。因此,香港需要建立一個有系統和政府支持的基制來改善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
根據調查結果,研究中心對政府未來的環境政策有以下四項建議:
- 推行更嚴格的環保法例,同時嚴格實施及執行現有的相關法例;
- 監管當局必須嚴防中小企利用法律漏洞逃避責任,而不可只停留在提供資料及支援的層面;
- 商界組織如各國商會、商界環保協會等,應在建立商界與政府的關係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及
- 加強環境教育,特別是培訓及支援中小企僱主及管理人員,重點讓他們知道良好的企業環境管治能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中小企佔全港商業機構總數的百份之九十八,它們對香港環境發展影響深遠。因此,在改善環境之時,必須考慮到他們的獨特性及需要,才能使本港環境達至國際都會的水平。
如有查詢或索取報告,請聯絡
威理夫博士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電話:2857 8645 (手機 9630 8290)
傳真:2559 0468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