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專家倡議為教育工作者推行聲線護理教育
2005年11月22日
近年由於教育改革的關係, 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 最近一項由教協所進行的調查顯示, 有超過三成的受訪教師表示, 因工作壓力而身體經常出現毛病. 在芸芸由壓力而引起的疾病當中, 聲線問題並不如抑鬱和頭痛般, 受到公眾同樣的重視和關注.
來自隸屬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聲線研究所和溝通障礙研究中心的姚文禮博士, 陳文琪博士和馬佩文博士對教育工作者的聲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們嘗試探討聲線問題在教育工作者當中的發病率和發病時間, 以及聲線問題對教育工作者日常生活的影響.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在1998年至2004年期間, 向每名畢業生派發問卷, 之後連續四年追蹤這些畢業生. 研究發現, 教師的聲線會隨著年資的增加而變差, 有聲線毛病的教師的比率由執教後第一年的30.8%, 第二年的32.7%升至第三年的36.5%. 此外, 老師需要告病假的比率也按年增加, 由第一年的17.3%上升至第二年的21.2%. 至於聲線問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受訪老師大多認為工作表現受到最大的影響.
基於上述的數據推斷, 估計全港現若有22,000名教師有聲線問題, 佔全港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按照這個數字推算, 香港每年損失約8,380個工作日, 相當於HK$6,700,000的工資.
基於聲線問題對整體生產力的影響甚大, 姚文禮博士認為應該防患未然, 為教育工作者推行聲線護理教育:“我們的調查顯示, 89%的老師認為參加聲線護理課程會對聲線運用有幫助. 在英國, 個別院校已經將聲線護理列為必修科目, 而新加坡也在教育文憑的課程裡教授聲線護理, 所以香港在這方面也不要遲疑.”
其實香港大學已經開展了在聲線護理教育的工作. 聲線研究所和溝通障礙研究中心倡導一個名為<綠化聲線工程>的計劃, 而以上對教育工作者進行的聲線問題的研究就是計劃第一階段的工作. 接著, 會進入第二及第三階段: 設計一套適合本地教師預防聲線毛病的方案和成立一個教師聲線問題支援中心. 此外, 教育學院會為在學及新入職教師提供聲線護理的課程.
除了聲線護理的教育外, 本身也是專業言語治療師的陳文琪博士提醒教育工作者, 良好的習慣也是很好的預防方法:“教師應該避免清喉嚨和要多喝白開水. 每次講話30 – 45 分鐘後, 應休息大約1分鐘. 而在授課和演講時, 應用適當的口型.”
上述研究的經費是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在職教師進修課程資助.
媒體如有任何查詢, 請與外務處梁資慧聯繫 (電話: 2859 2600).
*****************
姚文禮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言語及聽覺科學部主任
陳文琪博士,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博士後研究員, 言語治療師 (電話: 2859 0564; 手提: 9322 7105;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