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歷活化古村 體驗永續露營
港大舉辦森活節2023並宣布森林村落營地正式開幕
2023年12月30日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中心)於十年前在荔枝窩推動鄉郊永續發展項目,以協同治理及鄉郊文化景觀概念整體復育和管理村落及附近環境,項目於202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殊榮。荔枝窩至今已成為香港以至亞太區偏遠村落活化的典範,中心期望延續鄉郊永續發展的概念,以荔枝窩為核心,將其影響力輻射到鄰近村落,形成活化村落群。
由中心主辦,獲鄉郊保育辦公室下的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的「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於2021年起在梅子林和蛤塘,推動村民及各界持分者保育和活化村落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歷近三年的基礎建設工作,森林村落營地於今天(12月30日)正式開幕。營地位於復修梯田之上,是香港首個結合生態保育、鄉村活化和山林體驗的營地。一年一度的森活節亦於同日開幕,並以「探索森動一刻」為主題,透過一系列在地文藝及野外探索等動靜兼備的活動,讓公眾親身認識梅子林與蛤塘的復育工作,體驗森林村落生活的日與夜。
開幕禮由中心副總監及首席講師羅惠儀博士,以及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主席李以強先生啟動,並由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鄉郊保育諮詢委員會審批小組主席林健枝教授、梅子林村村長曾玉安先生和蛤塘村村長范秤有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羅惠儀博士致歡迎辭,她認爲鄉郊保育需要有永續管理的策略以及實踐,除了活化及再利用農村有形和無形的資產,更需要爭取村落不同持分者以至廣大市民共同守護鄉郊社區。森林村落營地正是支持村落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創新出路。她特別感謝村長、村民、義工及復修團隊的付出,並感謝鄉郊保育辦公室及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讓項目以多方協作的模式,推動偏遠鄉村的活化。
黃淑嫻女士感謝中心及沙頭角文化協會一直以來對鄉郊活化所作出的貢獻。項目成功將梅子林的荒廢梯田活化作露營場地,為鄉郊地區注入多元及創新的活動,讓大眾能夠在日與夜探索鄉郊的獨特魅力,開拓鄉郊地區更多的可能性。
林健枝教授分享說:「項目進行了接近三年,復育的工作成效顯著:改善生態環境,保育了多個動、植物及昆蟲物種;成功保育了20公頃的風水林,並以農林間作的方式重新開墾了一公頃的荒廢梯田,出產了各式各樣農作物;設立「梅子林故事館」,廣受市民大眾歡迎,參觀人數超過15,000人;舉辦約100項活動及工作坊,超過3,000名參加者;項目亦受到多間媒體關注。今天,香港大學更成功地將4,750平方米的梯田活化為營地,除了增加梅子林及蛤塘的吸引力外,更能為其他偏遠鄉郊的鄉村帶來示範作用。」
最後,曾玉安先生感謝政府、大學、非政府組織等各界近年在鄉郊保育上的努力,包括和村民的合作,使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等偏遠村落得以重生,邁向可持續發展。讓這些隱藏在鄉郊的瑰寶逐漸成為宜居宜遊的地方,與市民大眾分享。
由今天起至2024年1月7日,森活節的精彩活動包括:天然藍染體驗、林中康樂攀樹、 種菇工作坊、露營觀日出等。非牟利藝術組織「香村」更在森活節期間安排特備節目-「村上吾家」在地環境音樂劇場,由梅子林和荔枝窩村的村民客串演出,並有附近社區的學生參與,向大家娓娓道來客家人重建新「家」的故事。森活節期間亦會舉辦兩場露營活動,讓公眾輕裝出發,以無痕山林的方式,深度探索森林村落的各式面貌。
「森林村落」計劃獲鄉郊保育辦公室下的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主辦,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協辦。項目希望透過修復耕地、改善生境和適度再利用鄉郊資源,保育、活化和提升梅子林和蛤塘的自然、文化和景觀價值。項目期望以協作方式與不同的持份者共同合作,支持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有關計劃的資訊可瀏覽:https://ccsg.hku.hk/forestvillage/
關於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2002年12月成立,是香港首個致力研究公民社會本質、元素、動態和角色,並推動本港及外地社會永續發展的研究中心。本中心以建構永續社會為使命,以社群為本的創新方案,推動相關政策的討論和落實,提升公眾對永續發展重要性的認知,促進跨界別合作,並推動持份者參與。本中心由三個單位組成,包括永續坊、匯創坊和睿澤坊。有關中心的資訊可瀏覽:https://ccsg.hku.hk/
啟動禮及「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照片,請於此連結下載。
傳媒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梁兆謙先生
電話:(852) 3917 4905/ (852) 6191 549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