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港大)建築學院薛帆博士領導iLab研究團隊,開發「樓宇建築三維模型人工智能算法」,在今年國際計算機視覺及模式識別大會(2023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的競賽中,在全球頂尖大學中脫穎而出,贏得一項金獎和一項銀獎。
計算機視覺及模式識別大會由國際專業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的計算機學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和電腦視覺基金會(Computer Vision Foundation)共同贊助,是專業領域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國際盛事,今年的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
來自全球的多支參賽團隊,在大會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掃描到BIM挑戰賽」,進行比拼。各團隊需根據美國真實建築物的掃描數據,以人工智能算法把建築物模型全自動重新構建,以最準確的算法重建建築物的隊伍勝出比賽。這些建築物涉及多種類型和龐大數據,數據通過激光掃描或LiDAR取得,參賽隊伍需透過開發工智能算法精準處理多達十億個數據點。
港大iLab團隊在兩個組別中獲獎。在掃描建築物三維模型組別,港大研究人員的「空間體素引導的語義整合及邊界自適應的多起點優化方法」(簡稱SBASE-MO)奪得冠軍,力壓清華大學,以及凱澤斯勞滕-蘭道工業大學(RPTU)聯合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
在另一個掃描到二維建築圖則的組別,iLab團隊的人工智能算法FLKPP++,則僅次於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獲得第二名。
建築訊息模型(BIM),是建築業用作建造全面、詳盡建築物數碼模型的技術。BIM不單包含結構及通風管道,還包括建築物內的傢俱及設備,其他如每個組件的結構及成本等建築項目資料亦詳列其中。
BIM現今是價值數十億元計的全球產業。自2020年起,本港所有價值逾三千萬港元的公營建築工程全部採用BIM,到2026年所有逾三億港元私營建築工程亦會強制使用BIM。
BIM技術的典型應用,包括以傳感器就建築物內外進行掃描,測量各結構及物件的位置與大小。然而,當這些數據轉化為模型時,由於需處理大量數據,整個過程極容易出錯及非常昂貴。薛帆博士認為,現時有逼切需要開發能把BIM掃描精準、有效轉化成模型的自動化算法及軟件,使整個過程更快完成,而且比傳統技術更精確。
薛帆博士是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助理教授,iLab副主任,及「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港珠澳工作站副召集人。他兼任國際計算機學會香港分會(ACM-HK)副會長、中國圖學會BIM專委會委員和中國建築學會智能建造學術委員會委員。
關於iLab
iLab於2016年獲香港大學發展基金的支持成立,是建築學院下致力於研究智慧城市與工業4.0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城市大數據實驗室,成立至今已經為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建造業現代化方面帶來不少重大突破。獲獎項目由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編號ITP/004/23LP),由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ultiTech R&D Centre, LSCM) 牽頭,並得到保華建業集團與UnoTech的贊助。
傳媒查詢,請聯絡 :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尹慧筠(電郵:[email protected])
吳婷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蔡建豪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