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臨床心理學者和兒科醫生
提供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2022年04月17日
“生活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雨中起舞。”
薇薇安·格林
從中、小學生的長期停課到打工仔面對職場上各種替代工作安排,甚或休假、失業等負面轉變,新冠疫情似乎給各行各業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擾。
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是造成各種心理困擾的重要因素,與焦慮和抑鬱的發生息息相關。
香港大學(港大)心理學系的李湄珍教授 、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的曹蘊怡醫生與葉柏強醫生,與教育大學心理學系的侯維佳博士和其他合作夥伴,在過去兩年進行了一系列調查研究,探討疫情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關係造成的負面影響和危害。
李湄珍教授與侯維佳博士團隊於2022年發表的研究發現,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會增加焦慮和抑鬱的發病率。
研究團隊在疫情發展的兩個時期,分別進行了兩個具代表性的問卷調查:於疫情較輕微時政府實施有限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調查一:2020年2月25日至3月19日,N=4,021),以及於疫情較嚴重的期間加強公共衛生干預措施(調查二:2020年4月15日至5月1日,N=2,008)。兩次調查共有6,029名15歲以上香港居民參與。
結果顯示,調查一和調查二,焦慮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4.9%和14%,抑鬱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9.6%和15.3%。研究團隊認爲,兩次調查,有焦慮症狀和抑鬱症狀的香港市民的比例,都屬比較高的水平,而焦慮和抑鬱的發病率增加與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有正向的關係。
在疫情流行的不同階段,日常生活節奏受到干擾的人群,心理健康負擔較重,其中以飽受經濟壓力、較低教育水平、單親家庭的家長、生活上較為孤獨的長者等族群被觸發焦慮和/或抑鬱的發病機率增加。研究顯示,社會經濟地位(SES)與心理健康有直接關連。在疫情下,經濟壓力會為市民心理健康帶來額外的負擔。例如,學生可在學校獲得的免費或廉宜膳食減少,因而增加家庭膳食開支。在疫情期間,低資產(即儲蓄低、沒有房產)的人士面對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的風險亦會因此增加。
過去的研究發現,孤獨是抑鬱的重要誘發因素。李湄珍教授與侯維佳博士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在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下,香港成年人抑鬱徵狀與孤獨感呈正關連。調查於2020年2月27日至3月17日新冠疫情嚴重期間進行,有1,972位18 - 92歲被訪者參與。研究人員還發現,反芻式思考,意指個人無法控制不斷反複沉溺於消極的思想中導致抑鬱的因素,不僅在感到孤獨時會加劇,而且與65歲以上老年人的抑鬱徵狀有更密切關係。
研究又發現,良好的抗逆力和日常生活節奏穩定,將有效降低焦慮發生的機會率。因此,培養個人抗逆力,包括對自己的應變能力以及走出困境的復原力的信心,以及維持有規律的日常生活,對促進心理健康至為重要。性格上較有韌性,即能適應變化、從疾病或困境中復原,並維持日常生活節奏能力較强的人士,較少經歷焦慮。此外,較具抗逆力的人士,他們的主生活規律化,尤其那些心思寬廣、較少憂慮的人士,罹患焦慮的機會較低。這些發現揭示了培養認知和行為順應力在緩衝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的重要性。
兒童心理健康
為遏制新冠疫情傳播,自2020年2月以來,香港的學校斷斷續續地收到停課指示。雖然停課是應對疫情的有效手段,但社交隔離措施也給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曹蘊怡團隊調查了29,202個有孩子的家庭,於2020 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在疫情期間,兒童有較大風險出現與壓力相關包括情緒和行為的問題,父母的壓力也大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社會經濟地位,更大的壓力源自兒童和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而單親家庭的父或母感受到的壓力,明顯高於雙親家庭。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家庭成員之間共同承擔照顧責任,對於在疫情期間保護家庭免受壓力起著關鍵作用。研究團隊於2022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停課期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受到不當對待的風險增加,而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所面對的風險更高。因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庭需要綜合健康、社會福利和教育等各方面的支援。
疫情促使網上學習大幅增加,而研究表明,學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增加給父母的壓力,社交心理問題也會增加。
曹蘊怡團隊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還顯示,生活常規被打亂,例如睡眠時間不規律、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會增加成人和學童出現社交心理問題的機會。侯維佳團隊於2021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無論在疫情開始還是疫情發展的過程中,焦慮和抑鬱增加與常規生活節奏紊亂有著顯著關連。更具體地說,不管疫情爆發有多嚴重或政府防控的力度,那些主要日常生活受到中至高度打亂的人士,例如睡眠和健康飲食,以及社交和休閒活動常規等,有較大機會出現情緒或壓力問題徵狀。
根據上述一連串的研究結果,研究團隊為促進兒童、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整體幸福感,提出以下十項建議:
1. 保持規律作息,關注健康飲食,經常運動。
2. 建立積極的心態,自我反思、多感恩和對他人表達善意,均有助建立心理抗逆力和面對困難的信心。
3. 建立互助的社交關係。
4. 時刻記著,目前的局限都只是短暫的,不是常態。
5. 安排執行事務的次序,做好目標設定和時間管理。
6. 避免將自己的成就與他人比較,多發掘生活中令自己快樂的小事。
7. 加強家庭凝聚力,編排作息、工作和玩耍的時間,生活要有規劃和期望。
8. 做好親子良性互動,有助減低孩子社交心理問題和父母的壓力。
9. 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並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改善兒童的行為和社會情感發展。
10. 接種新冠疫苗,保護兒童和您的家人。
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在過去兩年給人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不便。抗疫措施雖然有效遏制病毒蔓延,但同時也對社會構成障礙,為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由停課到社交設限,疫情把人們的活動限制在自己家裏。這些禁制措施加劇了人們的孤獨感,增加抑鬱和焦慮徵狀在人群中出現的機會。我們必須守望相助,學會保護好心理健康,提升抗逆力。儘管疫情將於何時結束仍是未知之數,我們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來管理和加強我們的心理健康。
參考論文
Hou, W. K., Tong, H., Liang, L., Li, T. W., Liu, H., Ben-Ezra, M., ... & Lee, T. M. (2020). Probable anxiety and component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mid COVID-19: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82, 594-601.
Hou, W. K., Lee, T. M. C., Liang, L., Li, T. W., Liu, H., Ettman, C. K., & Galea, S. (2021). Civil unrest, COVID-19 stressor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the pandemic: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Hong Kong.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1-10.
Hou, W.K., Lee, T. M. C., Liang, L., Li, T. W., Liu, H., Tong, H., … & Goodwin., R. (2021).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Evidence from two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cohorts.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Tong, H., Hou, W. K., Liang, L., Li, T. W., Liu, H., & Lee, T. M. (2021). Age-related differences of rumination on the loneliness-depression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cohort. Innovation in Aging, 5(4).
Tso, W. W., Wong, R. S., Tung, K. T., Rao, N., Fu, K. W., Yam, J. C., ... & Wong, I. C. (2020).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1-16.
傳媒查詢,請聯絡 :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尹慧筠(電郵︰[email protected])
石慧詩(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