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蘇國希博士,榮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Eta Kappa Nu(IEEE-HKN)頒授2021年度C. Holmes MacDonald傑出教學獎,是首位來自美國以外的學者獲得此殊榮。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總部設於紐約,是一個國際大型專業技術組織,擁有來自160多個國家的超過40萬會員。
IEEE-HKN C. Holmes MacDonald傑出教學獎於1972年成立,每年授予一位大學學者,表揚他們在學術生涯首六年在培養未來電機工程、計算機工程和相關領域人才的特殊貢獻和展示的創意,從而肯定卓越教學的重要。
蘇博士獲表揚「利用新穎的教學法,用心誘導學生透過實踐實際工程項目,豐富其學習經歷,把本科工程教育提升至更高層次。」
蘇博士在工程學院提出「項目主導」的課程設計,透過體驗式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並成功推動一些學生在畢業後創建了數家初創企業,當中包括ClearBot。ClearBot是由蘇博士帶領的一群港大工程畢業生於2019年成立,利用人工智能機械人收集海面的垃圾,比傳統方法更有效和便宜,多年來贏得不少獎項和榮譽。
過去十年,蘇博士透過他稱為「逆向」學習的方法,透過「項目主導」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參與各項實際工程項目,在制定項目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當中的基礎理論,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非常切合現今工程世界的實況。
蘇博士解釋說:「傳統學習是由下而上,先學習課堂基礎知識,再出外探索實證,這種模式容易與行内的新發展脫節。世界和科技正急速轉變發展,學生必須掌握工程學科的前沿新知。」
「有興趣深入鑽研基礎學問的學生,他們可以修讀高級或研究生課程,繼續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或計算機體系結構等領域探索。其他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有了項目建構和實踐的經驗,可以進一步把經驗轉化,例如成立初創公司,應付現實世界中的挑戰。」
「高性能單板計算機和三維打印機等快速硬件原型製作設施的高速發展,令實現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駕駛汽車等的複雜項目,變得有可能,成本也合理,學生也無需需知道背後的複雜細節。」蘇博士說。
他承認他的做法,在早幾十年根本無法想像能行得通,也未必適用於所有工程學科。
蘇博士是港大未來城市聯合實驗室的聯合主任和創始成員,工學學士(計算機工程)課程的聯合課程統籌主任,也是計算機架構與系統研究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
他於2021年獲國際硬件/軟件協同設計與系統綜合會議頒發Test-of-Time 獎,嘉許他在高能效及高性能異構計算系統方面的科研成就,又於2013年獲裘槎前瞻科研大獎。教學方面,他於2012 年獲港大傑出教學獎(團隊),於 2011年獲學院最佳教師獎。他認爲,「逆向」學習的方法對研究生也適用,能引導他們在自學之路循正確軌道。
蘇博士相信這種教學方法,將會是未來工程教育的大方向。一些海外大學已嘗試把本科課程的設計完全環繞以「項目制定」爲本。
「當然,每所學校都不一樣,亦未必需要把整個課程都變成以項目制定爲主那麼極端。但是我有信心項目制定將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未來的工程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如工程學院一直積極推動把體驗式學習融入課程一樣。」他補充說。
有關獎項詳情:
https://hkn.ieee.org/get-involved/awards/c-holmes-macdonald-outstanding-teaching-award/
https://engage.ieee.org/November-EAB-Virtual-Awards-Live.html
關於香港大學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成立於1912年,是香港大學的創始院系之一。自成立以來,該學院緊貼工程界的發展步伐,站在工程學研究的最前端,並逐漸發展成為全港最具規模的工程學院,透過轄下五大學系,提供高質素的學士、碩士及研究院課程,為各工程專業培訓頂尖人才。工程學院旨在透過全方位的教育,使學生不但修習尖端技術的知識,更培養他們積極和多角度思維、卓越的語文能力與社交技巧、創新思維,令畢業生擁有不凡的國際視野和秉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及恪守專業誠信等優秀個人屬性。網址: https://engg.hku.hk。
傳媒查詢:
工程學院
李美珊女士 (電話:3917 8519; 電郵:[email protected]) 或
鄭繼鏗先生 (電話:3917 1924;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