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急症醫學部聯合藥理及藥劑學系、護理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港大醫學院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D²4H)和醫院管理局評估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對病人使用緊急救護服務和死亡率的影響,發現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首八個月,18家公立醫院急症室的病人就診數字顯著減少,並與死亡人數增加有關。研究團隊鼓勵有緊急需要的患者應及時尋求緊急救護服務。同時,研究團隊亦建議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應通力合作,以提供及時的健康資訊,甚至針對疫情而調整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期刊《急診醫學年鑑》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研究方法和結果
研究團隊先預計新冠肺炎大流行會與死亡率過高和急症室就診率降低有關。為證實這潛在的關連,港大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全港研究,將受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響的急症室就診數字和相關死亡率與前一年進行比較,即將2019年1月1日至8月31日(新冠肺炎大流行前;n=1,426,259)和2020年1月1日至8月31日(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n=1,035,562)期間,18間香港公立醫院急症室的所有就診數字都納入研究。
研究小組發現,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急症室就診數字下降了27.4%,但死亡率從2019年的2%上升到2020年的2.9%。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各急症分流風險級別、各社會階層的男性和女性,以及年齡超過 45 歲的患者死亡率明顯較高;癲癇、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氣道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慢性腎病、外傷、冠心病、中風、癌症和敗血症患者的死亡率也顯著增加。
共同領導是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急症醫學部臨床助理教授衛家聰醫生指出:「急症室就診率降低和死亡率增加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根據有限的流行病學數據,我們暫時只能提出數個可能原因。首先,或源於公眾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接受隔離而與家人和朋友分開、或不必要地佔據醫院床位的恐懼。其次是政府和媒體較強調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擔憂,有機會令患者耽誤對其長期疾病或其他健康狀況的控制和治療。第三,部分人士可能非常擔心公共醫療系統會超負荷,因而避免到急症室就醫。事實上,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早期階段,本港醫院有及時而周詳的應對疫情,並有足夠的能力妥善照顧嚴重病患。」
研究意義
共同領導這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助理教授黃競浩博士表示:「是項研究反映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對醫療系統的間接影響,並為政府在大流行期間如何優先協助高危族群提供了建議,例如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具專業認可的電話諮詢中心或在線諮詢系統可協助將患者分類,並對病人是否需要到急症室就診提供及時和適當的建議。」
港大醫學院急症醫學部主任、急症醫學臨床教授譚偉恩教授表示:「政府和公共衞生政策制定者在遏制新冠肺炎大流行方面取得非凡成就,值得稱許。若醫療系統不幸崩潰,可能會因新冠肺炎或其他疾病而奪去更多生命。然而我們的數據顯示,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有所增加,這可能是由於延遲就診和避免住院所導致。雖然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建議患者保持社交距離很重要,醫護人員亦應教育患者了解他們自身病情的嚴重性,並鼓勵患者及時尋求適當的醫療建議。」
同一研究小組亦進行了另一項追蹤研究,重點關注2020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的急症室入院、住院時間和院內死亡率。相關研究結果已在《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關於研究團隊
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的助理教授黃競浩博士和急症醫學部臨床助理教授衛家聰醫生共同領導完成;由港大急症醫學部主任、急症醫學臨床教授譚偉恩教授指導。研究團隊包括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副教授黃婉霞博士;藥理及藥劑學系博士生熊茜小姐;急症醫學部研究助理朱俊杰先生;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院長黃文聲教授;港大醫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高級技術主任鄧皓文先生;以及瑪麗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副醫院行政總監及港大醫學院急症醫學部名譽臨床副教授徐錫漢醫生。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