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國家出口野生生物產品到富裕國家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是大衆對野生生物貿易的解讀。於是當國際間的貧富差距擴大,國際野生生物貿易亦會相應擴大增長,並危害野生物種的生存。
由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學部榮休教授杜德俊教授,以及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研究助理教授廖佳桓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透過分析全球野生動物貿易數據,證實了這項假設。研究結果剛於學術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發表。廖博士是前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學部博士後研究員,是論文第一作者。
富裕國家應承擔大部分責任
研究顯示,富裕國家對國際野生動物貿易應負上很大的責任。《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所列的頭三大野生動物進口國是美國、法國和意大利。在亞洲,中國、新加坡和日本等較富裕的國家也是野生動物產品的進口國。出口方面,印尼等有較佳物流處理能力的國家,是野生動物產品的主要來源地。
香港一直是合法野生生物貿易的樞紐之一,在1998年至2018年期間合共進口約1,300萬隻動物,其中以魚類、鯊魚及魔鬼魚類物種為多。
團隊分析這20年間合法野生動物貿易的數據,當中包括水族活珊瑚、作水產養殖的野生鱘龍魚和作中藥藥材的海馬等,估計這期間,全球貿易牽涉4.21億隻動物,而當國際間的貧富差距加劇,野生動物貿易的市場也隨之而擴大。
研究結果顯示,野生動物產品的出口和進口國之間有著明顯的貧富差距,進口國在各項社會經濟指標中表現都較好。例如,研究指出最大的貿易夥伴是美國(進口國)和印尼(出口國),而美國的人均生產總值是印尼的20倍。其他有大額貿易往來的包括由牙買加出口到法國,後者的人均生產總值是前者的8倍;以及印尼出口到新加坡,後者的人均產值是前者的17倍。
近年,野生生物貿易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說新冠病毒是通過野生動物貿易而傳播給人類,中國去年亦頒佈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加強監管短期可能抑制野生動物貿易,但由於疫情對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不一,部分國家受的打擊較大,國際間的貧富差距可能因此加劇。按照研究結果,貧富差距與野生動物貿易有著正關連,疫情過後國際野生動物貿易將有機會反彈增長。
應降低國際間對動物產品的需求
國際野生生物市場的不平等,以及富裕國家在其中的主導地位,突顯了有需要透過行動以降低消費者對野生動物產品需求的重要性,這可以是透過一些宣傳活動,藉以提高人們的保育意識,或是尋找替代的產品。
杜德俊教授指出:「很明顯,這裏帶出一個訊息:富裕國家的需求,正加劇了貧困或低收入國家對野生生物的捕獵採伐和相關貿易,這意味著富裕國家的消費者有需要盡責任做點事,控制自身對動物產品的需求和貪婪。」相比全面禁止野生生物的捕獵採伐,從社會角度看,這可能是更公平合宜的做法,可避免過度打擊靠此貿易為生的群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環境學院助理教授李思慧博士表示:「從全球管理野生生物貿易的角度看,我們必須在保育野生物種不至受危害,以及那些以這些生物資源作爲食糧或賴以維持生計的群體,兩者中取得平衡。」
《科學前沿》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9/eabf7679/tab-article-info
圖片下載及說明:https://www.scifac.hku.hk/press
傳媒如有查詢,請聯絡港大理學院外務主任杜之樺(電話: 3917 4948 ; 電郵: [email protected])或助理傳訊總監陳詩迪(電話: 3917 5286;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