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塑膠問題嚴重,每年約兩成塑膠固體廢物被棄置於堆填區,回收政策刻不容緩。有見及此,香港大學(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團隊與環保協進會合作,研究膠樽按樽制於本港實施的可行性。結果顯示,合適的回收點有助建立市民對回收的信心;研究提出可行方案,預計每年可回收5,600萬個膠樽。超過六成受訪市民支持設立膠樽按樽制。
研究制定出膠樽按樽制政策大綱,建議每枝膠樽裝飲品收取港幣一元作可退回按金及港幣五毫作不可退膠樽稅。研究結果呼應了環境局於二月上旬所發佈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為政府正進行諮詢的「塑膠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制」提供實質數據。研究反映出按樽制有助減少塑膠廢物,提升經濟循環,以及降低堆填區負荷。
逆轉塑膠污染危機
環保協進會致力環保工作,推廣回收之餘,並了解回收業界回收時面對的困難。
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講師陳潔茵博士領導環境管理學碩士生林嘉瑜分析市民一年的回收數據,包括回收量、市民進行回收的誘因、回收地區與回收率的關係,亦透過參照外國例子推測本港實施按樽制或膠樽稅的可行性。在為期一年的研究期間共收集得13萬個飲品容器,並以訪問形式收取327名市民對膠樽按樽制的意見。
研究顯示,本港現時約有300台回收機,但參照全港共有約2,000台飲品販賣機,本項研究預計約需設立至少2,000台回收機以有效回收膠樽。
研究團隊確認了膠樽按樽制的可行性
環境管理學碩士生林嘉瑜表示:「超過七成受訪市民表示願意回收是希望為環保出一分力,更表示若回收的膠樽能妥善被回收,便能增加他們的回收信心。」林續稱:「超過六成受訪市民認同設立膠樽按樽制,反映出一般市民對回收膠樽持正面的態度。」
研究更以挪威、德國、夏威夷及韓國的成功例子作參考,制定出膠樽按樽制政策大綱。政策大綱建議 1) 短期內借鏡韓國玻璃樽飲品標籤登記制度,登記所有進口飲品以助退回按金,2) 以挪威回收設施為長遠目標,建立一套由回收到重造的本地回收系統,研究並建議共收取港幣一元作可退回按金及港幣五毫作不可退膠樽處理費。
研究預計需設立2,000台回收機以達至長遠回收目標,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講師陳潔茵博士表示:「塑膠廢物是本港以至全球正面對的環境危機,很高興看到本項研究能提供具體數據及為塑膠回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並可為政府早前提出的塑膠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制作一個示範。」
環保協進會義務總監邱榮光博士表示:「按樽制在外國十分盛行,而且提供誘因有效提升回收率。若推行膠樽按樽制,對膠樽回收行業有一定幫助,不但可以穩定回收額,更可確保回收物質素,若採用港大研究建議回收機數量,預計每年可有效防止5,600萬個膠樽棄置於堆填區。根據我們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希望政府可以考慮推行膠樽按樽制。」
關於環保協進會
環保協進會和同⼯們熱誠於環境保護、⾃然保育,於1997年創⽴,註冊為慈善團體。旨在推動環保教育及⼯作,義⼯們和社區的積極參與。環保協進會轄下有四個中⼼,包括綠在大埔墟、大埔社區回收中心、鳳園蝴蝶保育區及傳統智慧樂活館,推動及關注香港不同保育的議題。網址:www.taipoea.org.hk
研究論文下載(只供英文版本):https://www.biosch.hku.hk/envm/PDF_file/Lam%20Ka%20Yu.pdf
圖片下載及說明:https://www.scifac.hku.hk/press
傳媒如有查詢,請聯絡港大理學院外務主任杜之樺(電話: 3917 4948 ; 電郵: [email protected])或助理傳訊總監陳詩迪(電話: 3917 5286;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