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的政治參與和意向、價值觀與心理困擾」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調查研究結果
2020年08月27日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陳凱欣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2020年1月至4月期間進行了「香港青年的政治參與和意向、價值觀與心理困擾」的網上問卷調查,目的研究青年人政治參與和意向背後的價值觀,並了解青年人在社會衝突和緊張局勢中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採取便利抽樣方法,透過社交媒體、中學、大學和社區網絡等平台,共招募了712 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的青年受訪者。
「青年人參與各種政治行動,與他們的價值觀有密切關係。因此,認識和了解這些價值觀對於社會發展與政策制定至關重要。社會應以開放的角度和態度,聆聽及接納青年人的建議和訴求,並向青年及其所領導的組織提供適當機會建立互信,讓他們實踐價值;建立平台,協助受到心理困擾的青年,從線上和社交網絡途徑為他們提供情緒支援服務。」陳凱欣博士
請按此瀏覽新聞稿全文。重要圖表數據。
瀏覽發佈會簡介投影片。
研究背景、主要數據和結論
- 2019-2020年香港青年的政治參與
自2019年6月起,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而引發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在持續的社會事件中,青年人參與各種不同活動來表達政治訴求。在各式各樣的行動背後,青年政治參與的意向與價值觀需要深入探討。香港大學(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陳凱欣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2020年1月至4月期間進行了「香港青年的政治參與和意向、價值觀與心理困擾」的網上問卷調查,目的研究青年人政治參與和意向背後的價值觀,並了解青年人在社會衝突和緊張局勢中的心理健康狀況。
- 研究方法
研究旨在探討香港青年的政治參與、政治意向和價值觀,並從他們經歷的壓力事件、壓力感、抑鬱和焦慮徵狀等方面,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採取便利抽樣方法,透過社交媒體、中學、大學和社區網絡等平台,共招募了712 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的青年受訪者(表一)。在這些受訪者當中,有263名青年(36.9%)就讀中一至中六 [下稱中學生],及444名青年(62.4%)現就讀或擁有文憑或以上學歷 [下稱大專生]。
- 青年受訪者參與的政治活動及程度
參與的政治活動
受訪者被問及受訪前過去六個月曾參與的政治活動,整體而言,他們普遍參與低風險的政治活動。中學生及大專生兩組受訪者均表示,他們最常參與的政治活動為「參與有關於社會或政治議題的討論」(73.6%)、「在請願信上簽名」(71.9%)和「參加遊行、集會或示威」(70.2%)(表二)。從他們參與政治活動的性質,研究團隊觀察到他們的參與模式傾向於「響應」他人倡議或組織的活動。
政治參與程度
大專生受訪者整體參與政治活動程度明顯比中學生受訪者為高。此外,93.5%大專生受訪者和85.2% 中學生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受訪前六個月曾參與不少於一次的政治活動(表二)。
- 青年受訪者的政治意向有所不同
研究團隊以「行動主義和激進主義意向量表」量度青年人的政治意向。量表中的「行動主義意向」分數表示受訪者有多同意「合法和非暴力」的政治行動,包括加入團體爭取政治和法律權力權利、捐錢給有關組織、為有關組織做義工、或參與公開集會及示威(表一)。「激進主義意向」分數則表示受訪者有多同意「違法和暴力」的政治行動,包括即使組織有時會犯法或訴諸於暴力,受訪者仍會支持那個團體、或如果當受訪者見到警察或其他部隊毆打團隊成員,他會進行反擊(表二)。受訪者從非常反對(1分)至非常同意(7分)七個等級中選擇意向。數據顯示,在712位青年受訪者中,364位(51.1%)同意合法和非暴力的政治行動(平均值 = 4.66);316位(44.4%) 同意非法和暴力的政治行動(平均值 = 4.52)。(問卷相關問題詳細數據)
研究團隊根據他們的政治意向平均得分,將受訪者歸類為四個政治意向派別(圖表請按此)。數據顯示,有 40.0% 受訪者被歸類為「在外派」,即同時反對「合法和非暴力」和「違法和暴力」兩種不同的政治活動 。另一方面,35.5% 受訪者被歸類為「和勇派」,即同時同意「合法和非暴力」和「違法和暴力」兩種不同的政治活動。
- 「普世價值」在青年受訪者中排名首位
研究團隊就著三種不同價值觀進行分析,當中包括「基本價值觀」(圖二)、「普世價值」 和「集體價值」(圖三)。在「基本價值觀量表」中,受訪者普遍認為「普世性」和「仁 義」的價值最為重要。在量度「普世價值」和「集體價值」的列表中,「言論自由」、 「民主」和「任何代價的和平」均被受訪者評為最重要的三種價值觀。「集體價值」 所涵蓋的「我的國家」的重要性相對其他價值項目較低。雖然「我的國家」在這次研 究中的分數偏向中間,但「集體價值」中其他與國家相關的題目,如關心我國窮人、 社會保障、國籍等,受訪者都評定為相當重要。這顯示出,青年人重視人民關懷,這 與他們的「普世性」及「仁愛」等一脈相承。
- 價值觀與政治意向之間的關聯
被歸納為「行動派」(平均值 = 13.05)、「激進派」(平均值 = 13.56)和「和勇派」(平均值 = 13.87)的被訪者,皆比「在外派」(平均值 = 11.78)更認為「普世價值」重要得多。
在「基本價值觀」方面,四個政治意向派別之間有著不同差異,而「和勇派」比「在外派」更認為「自我超越價值」、「追求變化價值」和「自我提升價值」重要得多。
- 價值觀與政治活動參與的關聯
總括而言,認為「普世價值」和「自我超越價值」(如「普世性」、「仁義」)更重要的受訪者往往會較多參與政治活動;而那些認為「遵從」和「治安」等「追求穩定價值」更為重要的受訪者往往很少參與政治活動。
- 由社會政治事件引起的創傷後壓力反應徵狀嚴重
在研究當中,青年受訪者被邀請填寫影響他們的重大壓力事件。36.6% 受訪者均表示影響他們最大的事件與「學習」相關,8.8% 受訪者表示與「社會政治事件」有關。而填寫「社會政治事件」為壓力事件的受訪者所出現的創傷後侵入性思想(平均值 = 2.18),比填寫「學業」(平均值 = 1.59)或「工作」(平均值 = 1.45)為壓力事件的受訪者更為顯著和嚴重。同樣地,填寫「社會政治事件」為壓力事件的青年受訪者出現的創傷後過敏性反應(平均值 = 1.81),比填寫「學業」(平均值 = 1.27)或「工作」(平均值 = 1.19)為壓力事件的受訪者更為顯著和嚴重。
9. 超過兩成青年受訪者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抑鬱或焦慮徵狀
無論個人的政治參與程度如何,過去一年多的社會衝突和緊張局勢都有可能引起青年人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和創傷後壓力徵狀。數據顯示,有超過一成的受訪者表示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壓力徵狀,超過兩成的受訪者患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抑鬱徵狀,而四分一受訪者患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焦慮徵狀(表四)。
10. 研究涵義及應用
10.1 青年人參與各種政治行動,與他們的價值觀有密切關係。因此,認識和了解這些價值觀對於社會發展與政策制定至關重要。
10.2 在推動社會進步過程中,社會應該為青年尋求及建立不同參與決策的機會。
在鼓勵青年人通過合法途徑實踐政治參與的同時,社會應以開放的角度和態度,聆聽及接納青年人的建議和訴求。
建立渠道,讓青年人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和展現青年領導才能(如擴大制度內、外的表達空間、建立青年議政及服務工作平台等);先決條件是向青年及其所領導的組織提供適當機會、有利環境、以及以實證為基礎的方案和政策。
10.3 研究結果顯示有為數不少的青年受訪者正受困於社會政治問題和各種壓力事件所引發的創傷困擾。對於患有嚴重至極度嚴重抑鬱和焦慮徵狀的青年,我們建議應建立相關平台,為他們提供情緒支援,並且從社交網絡的途徑提供臨床支援服務。
社會大眾應在不同層面建立多個平台和遙距策略 (例如網上諮詢服務及支援系統等),協助受到心理困擾的青年,特別在因疫情而停課的時期,讓他們獲得所需的支援服務。
11. 委託研究機構: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
查詢研究内容: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項目經理 Miss Christy Hui
電話:3917-5531 | 電郵:[email protected]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高級經理(傳媒)尹慧筠女士
電話:2859 2600 |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