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中科院)今天(11月22日)公佈2019年院士名單,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趙國春榮獲院士銜。
中國科學院院士屬終身榮譽,授予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國内在科學技術方面最高的學術稱號。
今年中科院選舉產生的院士有64名,外籍院士有20名。 趙國春教授憑著前寒武紀地質和超大陸演化的研究,獲選地學部院士,是學部今年11位獲選院士唯一一位來自香港的學者。
趙教授獲得今次的殊榮,深感榮幸:「我非常榮幸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不僅反映我在地球科學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科學家們的廣泛認可,也代表我多年來對香港和中國大陸地學發展所做的貢獻受廣泛認同。我要感謝香港大學、西北大學、香港研究資助局(RGC)和中國自然基金委員會(NSFC)長期以來對我研究的資助,我也要感謝我的合作者和科研團隊多年來與我一起拼搏。」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恭賀趙教授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翔教授表示:「趙教授的卓越研究成果一直享譽國際,我非常高興見證他再獲殊榮。是次趙教授獲選為中科院院士,將繼續增進港大在國家及國際上的研究地位。港大謹以趙教授的成就為榮,我和他的同事一起衷心祝賀趙教授取得非凡成就。」
趙教授是第四位現任港大理學院學者獲選中科院士,理學院院長艾宏思教授感到非常欣喜,感謝趙教授多年來對地質研究的貢獻:「獲選中科院院士乃中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我們對趙教授所獲得的認同和成就感到無比高興,這是對他竭誠及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學術知識的最佳佐證。」
有關趙國春教授
趙國春1961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1981年畢業於岫岩縣高級中學,1985年和1988年在長春地質學院(現併入吉林大學)分別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2000年在澳洲Curtin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在是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和西北大學地質係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主要從事變質岩石學、前寒武紀地質學和超大陸研究,其主要科學成就包括於中國華北發現的兩條19.5-1.85億年碰撞造山帶;最早提出20-18億年碰撞事件導致全球超大陸形成;提出Pangea超大陸東亞重建新方案。據ISI科學引文索網(ISI Web of Science)所顯示,趙教授所發表的320餘篇學術論文引用次數高達33,000餘次 (H-index = 107),在全球3,739名高被引(首 1%)地質學家中排名第15位。趙教授獲得許多科研獎項和榮譽,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獲獎人;2014)、美國地質學會會士(2014)、湯普森-路透社高被引學者(2014-2019)、香港大學傑出研究獎(2016)、第29屆Khwarizmi國際獎(一等獎)(2016)、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17)、千人計劃短期項目專家(2017),世界科學院TWAS獎(2018)等。趙教授目前任國際地學主流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主編。
網頁: www.earthsciences.hku.hk/people/academic-staff/prof-zhao-g-c
有關中國科學院
http://english.casad.cas.cn/
傳媒如有查詢,請聯絡港大理學院助理傳訊總監陳詩迪(電話:3917 5286/ 6703 021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