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發展瞬息萬變,科學家需要利用創新方法去研究城市當中有關地質、生態及環境的範疇。作為研究環境科學的重要現代技術,「遙距感應」可透過飛行載體 (例如飛機、直升機或無人駕駛飛機) 或太空中的載體(衛星)搜集不同的數據及影像,用以研究地球表面。雖然這些技術可以為科學家、規劃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十分重要的數據,可是透過「遙距感應」技術去搜集及處理數據往往需要投放大量資源。在數據不足的制肘下,本港上述幾個前沿的研究發展可謂大受影響。
香港大學理學院很榮幸得到合作夥伴DiMap 有限公司捐助大量有關本港及其他地區的「遙距感應」數據,這些數據的保守估值最少為港幣930萬。所捐贈的數據包括極高解像度的光學雷達數據地形測量及航拍圖片,以及世界各地相類似的數據及圖片。我們的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去探索由澳洲至南美洲等不同地區的資源及進行環境評估。
港大理學院院長及生態學家艾宏思(Matthew Evans)教授對此項捐贈表示欣喜:「理學院很感謝這項既珍貴又獨特的數據捐贈。我們的學者可以廣泛使用數據,作研究及教學用途。光學雷達是一項非常獨特的技術,透過此技術可以收集一些十分細緻的資料,例如植物群落,以及其坐落的土地資料。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高解像度的數據去重組樹木群、數目高度、樹幹體積,繼而獲得相關地區準確的植物群落地圖。」
有關香港的光學雷達數據是十分重要的數據資料。DiMap透過定翼飛機在低空慢速飛行,以收集高密度光學範圍點,最終收集到本港大範圍和高解像度的地形資訊。
港大地質學家除可利用捐贈數據去找出研究熱點外,亦可勾畫出某些區域的地形及地貌,及做一些有關石床結構、斜坡穩定性及環境的研究。加上在礦物方面微觀層面的研究,所捐贈的數據大大擴闊了港大研究人員分析的維度。數據組亦有助科學家研究海岸線,例如海岸生態、氾濫災害以及其他相關研究。
港大地球科學系宗永強教授表示:「光學雷達數據可提供低窪地區精準和高解像度的資料,在海水氾濫分析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城市規劃、沿岸工程及天然災害保險範疇的研究工作。由於香港非常倚重低窪海岸線的土地資源,因此數組對研究香港非常重要。」
港大理學院在知識交流方面,一向與本地企業夥伴保持緊密合作關係。地球科學系副教授Joseph Michalski博士與DiMap總監Holger Eichstaedt博士緊密合作研究本地地質空間科學社群,並將其應用於本港及全球方案上。此合作關係將有助港大研究人員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實際問題上。
港大理學院及地球科學系其中一個目標是透過進行基礎科學研究,不單揭開自然界奧妙之處,同時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港大將於秋季舉辦光學雷達數據處理及應用工作坊,屆時將邀請公營機構、私人公司以及大專學院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參加。
有關「遙距感應」的知識交流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nohskDBVI
有關DiMap:http://www.dimap.asia/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理學院繆耀強先生 (電話: 3917 4948 ;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或地球科學學系 Joseph Michalski博士(電郵:[email protected])
影片下載
圖片下載:https://www.scifac.hku.hk/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