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策略導向主題) 核心成員,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葉嘉安講座教授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 會見傳媒, 分享他對大灣區未來發展的分析和看法。
以下為葉教授的解說內容:
葉教授首先回顧了過去四十年來他主持和參與的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發展的研究,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並不是新事物。早在二十年前,董建華先生的2001年施政報告已經提出要推動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合作,達致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在當時,香港和珠江三角的政府,商界和學界都對香港珠江三角的發展作出很多討論和建議。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跨境交通基建的規劃和建設,和現在深圳灣通道和港珠澳大橋,都是當時討論和規劃的產品。現在爲什麽還要用大灣區的形式提出來討論,並提升到國家策略的層次呢?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好,還是有其他原因呢?葉教授認為兩個原因都有可能。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近十年來,世界和國家的經濟和科技起了很大的變化,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好好的規劃和協調,才可以面對這些變化帶來的挑戰,使粵港澳大灣區自1978年經濟改革後的迅速發展能夠繼續,並更上一層樓。
葉教授指出,香港與珠三角的區域合作模式,自1980年代以來經歷了很多變化。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時代變遷得很快。香港在80和90年代對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和貢敵, 但現在已經大不如前。1980-1990年代中期的“前店後廠”模式,推動了珠三角製造業和香港生産性服務業的繁榮。然而自2000年以來,由於珠三角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改進,珠三角生產性服務業開始崛起,不再需要太多依靠香港的生產性服務業。近年,珠三角的工資和房價生産成本的急升和歐美市場的萎縮,使珠三角傳統的製造業沒有了競爭力,需要轉型。以前的“前店後廠”模式中香港的“店”和珠三角的“廠”的功能均出現問題,香港和珠三角需要尋求新的經濟發展和合作模式。
除此之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急升,2010年躍升到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系,2013年更升至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2017年廣州的人均GDP是 22,317美元,而深圳是27,199美元,等同香港在80和90年代的人均GDP水平。深圳的總GDP最近更超越了香港。 全中國以至光是珠江三角的內需,已經成爲一個全球觸目的消費市場。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從歐美向中國轉移,如何把握內地的龐大內需市場和中國大陸從外資接收國轉移為外資輸出國和一帶一路的機遇,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挑戰。以前的“前店後廠”模式,香港提供給珠三角的主要是工業2.0的科技。但是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從2000年代開始,每年投入超過4%GDP的研發(R&D)經費,大大提高了他們在高新科技實力,工業 3.0(信息工業),工業 4.0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 的發展。研發經費的百分比和數量, 已經遠遠超過香港, 不再依靠以前“前店後廠”的工業。東莞的經濟發展轉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香港在1978-2004對他們的出口導向型的鄉鎮工業化貢獻很大。但從2010開始,他們的產業結構升級後, 他們的發展主要是受到深圳的影響, 而不再香港。香港對珠三角新一浪的高新工業發展的影響, 已經大不如前。
葉教授說,香港需要邁向創新知識型經濟,在發揮自身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和生産性服務業中心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强化創新、人力資源、STEM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和研發(R&D)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首先,積極推動服務經濟下的新的 “前枱後室”模式。香港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在珠三角設立“前枱”開闢市場,香港則作為“後室”提供生産性服務,爲內地龐大的經濟體系服務。第二,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 立足國際視野和完善的法治環境,幫助珠三角企業向海外拓展,也積極引進海外高科技企業向珠三角投資,搭建新形勢下內聯和外聯的“橋樑”。第三, 充分利用香港各大學在世界排名和科研的優勢, 把香港大學的科研與珠三角的高新製造業緊密結合, 提升大灣區的現代高新製造業, 成為世界級的新矽谷。
商業和學術人員的跨境交流對大灣區在這新一輪發展至為重要。香港的商人和學者跨境到珠三角很方便, 但是珠三角的商人和學者來香港便很不方便和花時間。珠三角的學者如果要來香港的大學訪問交流, 要花很多時間向香港入境處申請工作簽證才能成行, 跟到海外交流所費的時間差不多, 大大減低他們到香港交流的興趣和意慾。我們可以充份利智慧信息及通信技術 (ICT),方便和加強大灣區商業和學術人員的聯繫,為大灣區商業和學術人員提供快速(just-in-time)的網上電子商務簽證,方便他們在有需要時, 可以隨時或在很短時間內拿到簽證, 到香港洽談生意和交流。我們也應在口岸設立像現有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 通道一樣的粵港澳大灣區商貿通道,方便他們過關。這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商貿通道, 除了可以為商業和學術人員便利通關之外, 也可以幫助宣傳和營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存在。
大灣區 9 + 2的居民在乘坐不同城市公共車輛時, 付費很不方便, 每個城市有自己的公交付費卡而且QR 圖碼也都不一樣, 在大灣區內跨市乘公共車輛成為一件相當不便的事。大灣區應該充份利用智慧信息及通信技術 (ICT),發展一個通行整個大灣區的公車卡和 QR 圖碼, 方便大家在區內出行, 並能感受到在大灣區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和好處。
葉教授總結,世界經濟形勢和科技的變化和珠三角的高速發展,使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窗口在迅速縮小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香港有很多優惠和照顧。我們不要活在過去式,以為珠三角還是以前般落後於香港, 我們應該讓香港還有點利用價值的時候, 積極參予大灣區的發展和建設,達致互惠互利的多贏局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可能是香港參予大灣區發展的最後機會,我們要好好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徐佩瑩(電話︰2859 2606;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石慧詩(電話︰2857 8555; 電郵︰[email protected])
尹慧筠(電話︰2859 2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