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多接觸大自然和綠化環境對健康有益處。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第五次環境和衛生部長級會議,發表了「在轉變環境中保障兒童健康」的帕爾馬宣言。為了落實宣言的承諾,世衛訂下了「300米」的目標為兒童提供玩耍和運動綠化空間,即在家居的300米範圍内要有綠化的環境,供孩童舒展身心。
在煩囂的都市生活,兒童往往缺乏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很多未能從小培養主動玩樂和健康飲食的健康生活模式,也有不少因為生活緊張而感到壓力和鬱悶。有研究顯示,本港16%的學前兒童及內地約22%的幼童曾出現心理健康問題。(Kwok SY, Gu M, Cheung AP, 2017; Zhu J, et al. 2017)
近年全球不少地方開始推廣自然教育,嘗試透過種種活動,減低兒童的‘nature-deficit’(「自然負值」- 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減少)和‘child-nature disconnectedness’(「兒童與大自然疏離」),從小時起,鼓勵他們多與大自然接觸,從而身心健康成長。不過,要設計有效的活動方案,必須先有有效量度和評估的科學方法,目前科學家仍未有一套有效量度幼童和大自然接觸的工具,這主要是因為幼童年紀太小未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Tanja Sobko博士和研究夥伴奧克蘭大學數理分析及研究部總監Gavin Brown教授,共同研發了一套問卷題目(CNI-PPC),是全球首份有效量度兒童與大自然接觸度的工具問卷。問卷有16條題目讓家長回答,分四個範疇反映兒童與大自然的關係 — 他們享受大自然的程度,對大自然的同理心、對大自然的責任心以及對大自然事物的留意度。
研究團隊經詳細訪問493個育有2至5歲兒童的家庭後設計出問卷初步内容,再比對目前廣泛沿用作測量兒童心理質素及行為問題的「強項與困難」問卷,篩選出16條能有效反映幼童與大自然接觸度的問題。
利用問卷的調查結果發現,根據家長的觀察,他們的子女與大自然愈親密,其出現抑鬱、過度活躍和行為問題的情況會愈少,情緒問題會亦會相對減少。研究又發現,願意對大自然負上責任的兒童會較少出現與同伴相處的人際問題。
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 PLOS ONE發佈。
今次研究是Sobko博士的研究項目「玩樂及成長」(Play & Grow)的其中一環。「玩樂及成長」於2016年成立,是香港首個透過讓學前兒童接觸大自然,建立健康飲食及主動遊戲良好生活習慣的研究項目,至今已有約1,000個本港家庭參與。(https://foodnaturelab.org/page/)
Sobko博士指出,香港有廣闊及就近的綠化環境,90%的家庭在家居400米内都有綠園,接近世衛的目標,但他們卻不曾善用這些資源設施。她說:「很多家長躲避大自然,這源於錯誤的觀念,認爲自然界不衛生及充滿危機,他們的下一代亦難免感染這種思想。我們也常常見到公園或綠化區裏「遠離草地」「不許踐踏草地」等的標誌,讓人不想接近。」
Sobko博士表示,嶄新的估量方法發表後已得到不少海外學者注意,採納作爲研究工具,當中包括澳洲的西澳大學、迪肯大學,以及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此外,澳洲一些學術機構,亦準備引入「玩樂及成長」的活動模式,鼓勵幼兒接觸大自然。
獲政府研究撥款的支持,Sobko博士團隊下一步將研究戶外環境與幼童身心健康的關係,進一步探索幼童和大自然接觸前後、其腸道微生菌群所產生的變化。團隊又會根據研究結果,設計更有效的健康推廣和疾病預防的介入方案和活動,讓幼童透過接觸大自然,身心健康成長。
研究連結: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07057
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理學院高級傳訊經理陳詩迪女士(電話:3917 5286;電郵: [email protected] 或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Tanja Sobko博士([email protected])
圖片下載:https://www.scifac.hku.hk/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