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研究團隊
重塑香港「移山填海」石礦業百多年發展歷史
2018年07月31日
為解決房屋短缺問題,特區政府重提填海造地建屋。現時香港採用的建築和填海的砂石原料,超過百分之九十依靠進口。曾幾何時,「移山填海」是香港土地開拓發展歷史中一個亮點,而填海的碎石原料以至沿岸防波堤的大石頭,均來自本地石礦場。
自十九世紀香港開埠(1842年),石礦業已是香港發展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當年香港島7400多人,近四分之一人口從事與石礦有關的工作。二十世紀初期的全盛時期,香港、九龍和新界的石礦場超過一百個,建築原料完全自給自足。
香港出產的石材,除了用作修路填海,由於香港古時位於火山帶,這裡出產的花崗岩,屬於最優等的一級石材,香港僅餘的歷史建築物,包括已遷移到赤柱的美利樓(1845年落成)、中環的茶具博物館(1846年落成,前德己立少將官邸)、中央書院(1884至1889年間興建),薄扶林道上的伯大尼修院(1873至1875年間興建,現為香港演藝學院的伯大尼校園),前尖沙咀水警總部(1884年落成,現為“1881 Heritage”)和舊最高法院大樓(1912年落成,現為終審法院大樓)等都是用本地出產的花崗岩石建成。用花崗岩砌成的圍牆石壁和舊建築,現時仍然隨處可見。
當年美利樓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是英國皇家工程師愛秩序少校(Major Aldrich)和哥連臣中尉(Lieutenant Collison),他們負責建設殖民地多項軍事建築物。其中愛秩序便曾於1846年在「皇家工程師學報」(Professional Papers of the Corp of Royal Engineers) 撰文,描述美利樓的建造方法,以圖文講述華工如何按力學原理分佈,把巨大的石柱搬運上高層平台,與國際的工程界同儕分享前沿先進的建築經驗。
除了滿足本地需求,香港的優質石材更供應鄰近地區和遠輸海外,建造廣州石室教堂(建於1863年,1888年落成)的花崗岩,便是開採自牛頭角和茶果嶺兩個石礦場。在美國三藩市、當年座立於金融區、現已拆卸的Parrott Building(1852年落成,1926年拆卸),便用上了香港的石材,由香港用船把花崗岩運到三藩市(舊金山),由隨船的香港工人協助興建。
香港的石礦發展可追溯至古代皇朝,其中「宋王臺」碑石,以及最近沙中線挖掘出土的宋朝古井,便是用花崗岩作爲原材料。
英國管治初期,石礦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英國第二任港督戴維斯於1844年履新不久,眼看香港島上的石礦場都給中國政府納稅,島上人人「揼石仔」賺取小利,本著肥水不流別人田,即頒令礦場和島民只能向殖民地政府納稅,政府之後更著手進行改革,逐步把開採石礦規範化。由香港島的開放全島採礦權給單一的經營商,發展至後來把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石礦招標引入多個採礦商,到逐步把新界的私人礦場收歸政府管有後再招標經營。而石礦業也是少數一項外國人不能沾手的本土經濟活動,從採礦到家庭式的「揼石仔」,以及相應的建築活動,創造了不少營商和就業的機會。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潘新華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多年來研究中國沿海燈塔,以及被稱爲亞洲第一壩的大潭水壩(1883-1888)的建築歷史,為了解建造這些屹立不倒的歷史建築的石材原料,追尋下來,重塑了香港石礦業的發展史。
研究團隊這項「香港石礦業的歷史與遺產」研究,深入了解探討英國殖民地政府在不同時期開拓石礦業的策略,當中搜羅了珍貴的圖片和照片、以及環繞礦工在礦場生活和作業模式的小故事等。部分圖片資料,由現在起至9月10日在中環展城館舉行的「石頭記:石礦的前世今生」專題展覽中展出。
過往開採營運石礦場的經驗,放諸現代能為香港剩餘的石礦場的保育發展帶來啓示。香港現然運作的石礦場只有藍地石礦場一個,供應少於百分之十的本地需求。展望香港未來的發展需要,政府有意開發新石礦場以供應本地需要。研究團隊認爲,政府可參考外地保育的經驗,在規劃時一併考慮環境保育因素,納入發展藍圖。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高級經理(傳媒)尹慧筠小姐(電話︰2859 2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