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海洋生物學者研究發現
氣候變化導致珊瑚白化死亡的成因
2018年04月11日
香港大學(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最近於《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The ISME Journal)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海水溫度上升令珊瑚白化死亡的原因,是因爲與珊瑚共生的蟲黃藻(Symbiodinium)在高溫下變得「貪婪」,耗盡珊瑚儲存的能量令其死亡,這與海洋生物學者原先理解的原因有所不同。
海洋中,珊瑚和蟲黃藻有著共生關係。珊瑚提供藏身之所給蟲黃藻,蟲黃藻把珊瑚排出的廢料轉化為能量,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成糖和蛋白質與珊瑚共享。科學界普遍認為,珊瑚白化的成因,是珊瑚共生的蟲黃藻因爲抵受不了海洋升溫而逃離宿主,暴露出珊瑚底下的白色輪廓,即「珊瑚白化」,珊瑚失去蟲黃藻供應能量,最終「飢餓」至死。
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David Baker博士領導的研究發現珊瑚白化成因,有點讓人意外。團隊發現,當海水溫度上升,蟲黃藻不但沒有受威脅或逃跑,反之它們變得「貪婪」,繼續留在珊瑚身邊卻把製造的糖和蛋白質留為己用,拒絕與珊瑚分享。同時,珊瑚因爲水溫上升受壓燃燒更多能量,這是海洋無脊椎動物的自然反應,最後能量耗盡死亡。
研究團隊利用加勒比海的珊瑚Orbicella faveolata做研究,分別於正常和高溫下,測量共生的蟲黃藻吸收了多少碳和氮,並計算出與宿主珊瑚分享的份量。在高溫實驗中,團隊發現珊瑚的耗氧量比正常高出60%,共生的藻也儲存更多碳和氮。在高溫下,蟲黃藻展示一種類似寄生蟲的行為 - 當珊瑚宿主消耗碳儲量的同時,蟲黃藻卻增加養分儲存並加速細胞分裂繁殖,佔據珊瑚的空間卻不願與珊瑚分享能量。
從「珊瑚經濟」的角度,碳(糖的主要成分)和氮(蛋白質的主要成分)好比珊瑚和蟲黃藻這段共生關係中的「貨幣」,當海水溫度上升,蟲黃藻為了增加自身糖和蛋白質的「利潤」(能量儲量),不惜以珊瑚為代價犧牲宿主,珊瑚因爲溫度上升令新陳代謝和呼吸增加,加速消耗「碳儲蓄戶口」(碳儲量),在這種不平衡的情況下,珊瑚最終成為輸家。
Baker博士説:「珊瑚燃燒大量儲存的能量以維持與它共生藻類的生命,藻類卻囤積額外資源用於繁殖。這情況就像有良好收入的租客不願意繳交租金,房東卻依舊為他供電,最終損失的是房東。」
論文的共同作者、博士生黃靖殷補充說:「蟲黃藻小幅增加細胞分裂已可引致極大的反應,它們大量繁殖令珊瑚白化的情況惡化。」
海洋生物學者原先以爲一些蟲黃藻的品種能拯救受暖化影響的珊瑚。今次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友好」的藻類,最終也會變成珊瑚宿主的寄生蟲。
此外,海洋升溫,加上世界各地沿海發展令海水污染情況嚴重,或會加速藻類植物過量生長,影響和珊瑚的共生關係,加快珊瑚群落死亡。研究團隊的實驗是在類近污染海水的高營養濃度水質狀態下進行,也是現今珊瑚礁所處海域的常態,研究結果對珊瑚礁面對的威脅有相當啓示,團隊認為海水污染管理應成為氣候變化的其中重要議題。
有關《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
《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The ISME Journal)由國際微生物生態學學會(ISME)出版,涵蓋多個微生物及其生物多樣研究範疇的原創論文和評論,包括細菌、古細菌、真核微物 和病毒等。
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6-018-0046-8
相片下載 : http://www.scifac.hku.hk/news/media?page=1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David Baker博士([email protected])或理學院高級傳訊經理陳詩迪 (電話:3917 5286 / 6703 0212 / 電郵: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