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傳承海事遺澤 - 區域燈塔古蹟縱覽」第一屆國際燈塔研討會
為區内現代燈塔發展歷史拼出完整圖像
2017年10月18日
1842年,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香港作爲一個自由港,地理上是南方北上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1857年,當時英國掌管殖民地貿易的Office of Committee of Privy Council for Trade要求殖民地政府在附近海域興建燈塔。1875年,第一座在香港水域的現代燈塔在鶴咀落成,之後至上個世紀初,香港陸續有數座燈塔落成。
與此同時,清政府於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後,進一步開放港口貿易,英國人赫德Robert Hart獲聘任為總稅務司,統管港口事務。赫德著力發展燈塔以保障海上航道安全,1869年聘請英國人David Marr Henderson為總工程師,負責設計、建造和燈塔維修保養,將現代燈塔技術引入中國綿長的水域,開啓現代燈塔在區域發展的新一頁,1869至1898年間,落成的燈塔有30多座,網絡分佈水域遍佈中國南北及台灣海峽兩岸,起著重要的戰略作用。
港大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系將於10月20日(星期五)舉辦第一屆國際燈塔研討會: 傳承海事遺澤 - 區域燈塔古蹟縱覽,探討區域内現代燈塔的發展歷史。。
籌備今次研討會的潘新華博士和團隊用了多年時間搜集有關的歷史文獻,整理無數的原始資料,包括檔案文件、從未公開的燈塔管理員日記、珍貴照片等,並在英國尋找其中關鍵人物的後人,其中包括David Marr Henderson和 Charles Edwin Nicholas的第四代曾孫女,了解他倆曾祖父的事跡,為區域内現代燈塔的發展史拼出完整圖像。
潘博士和研究團隊成員鄧穎博士將於明天(10月19日星期四)與傳媒一聚,解釋區域内現代燈塔發展的歷史和作用,個別燈塔的特色和戰略價值,以及一些環繞燈塔的小故事。燈塔英文叫lighthouse, 是因爲當年必須有人看守,負責管理燈塔的都是英國人,掌握專門知識,確保燈塔在惡劣的情況也能運作,他們在孤島上一待就是好幾個月,以燈塔為家。香港現存的六座燈塔早已被列爲法定古蹟。然而,相較區內其他城市而言, 對本港燈塔古蹟的整體保育工作可謂仍然任重道遠。
潘新華博士區域燈塔古蹟研究簡介會
日期:2017年10月19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11時
地點:香港大學鈕魯詩樓5樓531室
第一屆國際燈塔研討會: 傳承海事遺澤 - 區域燈塔古蹟縱覽
日期:2017年10月20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6時
地點:香港大學鈕魯詩樓5樓526室
語言:英語和廣東話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
高級經理(傳媒)尹慧筠小姐 (電話︰2859 2600 /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