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與京都大學發現新方法
可助提升禾稈草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效能
2017年04月27日
禾稈草一直有用作動物飼料、燃燒取暖、捆紮或打掃,然而有「廣東三寶」之一美譽的禾稈草,更是製造生物燃料的好材料。近年,由於生物燃料需求日增,植物非食用部位(如甘蔗葉、玉米稈、稻草) 的纖維素也被用作製造生物乙醇的原材料; 可是,纖維素在植物細胞壁中與木質素交錯連結,使纖維素内的葡萄糖難以釋放出來,效果亦不理想。
香港大學(港大)與京都大學的最新一項合作研究,使稻草的纖維素更容易被分解,釋放出可發酵成乙醇的糖份,不需任何化學程序,便能使葡萄糖產量增加高達37%。此研究上的突破最近在著名的植物學期刊「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中發表。
負責有關研究的生物科學學院盧思聰博士及林佩瑩博士將舉行傳媒簡介會,講述是項研究如何提升禾稈草作為生物燃料的效能。
***參與是次採訪的傳媒,請安排文章於5月4日 (下星期四) 早上6時起刊登。***
簡介會詳情如下:
日期:2017年5月2日(下星期二)
時間/ 地點/ 活動:
10:50香港大學薄扶林道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G /F (地圖)
11:00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九樓溫室拍照
11:15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6樓6N-11會議室舉行簡報
講者: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盧思聰博士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研究助理林佩瑩博士
盧思聰博士是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副教授,主要研究禾本科植物黃酮的合成途徑,以應用於代謝工程,他的研究項目是由香港研資局資助。
林佩瑩博士早於中學時期已參加港大的「暑期理學研習學院」,受啟蒙後立志要修讀生物科技。她於2008年入讀港大生物科技學士課程,以一級榮譽畢業; 本科畢業後獲頒發競爭激烈的「香港博士研究生奬學金」在港大攻讀博士學位,2016年底完成課程。
傳媒查詢: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梁菁栘小姐 電話:2857 8555 / 9022 7446;電郵:[email protected]
理學院陳詩迪小姐 電話:3917 5286 / 6703 0212;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