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公布全香港十八區兒童受傷研究報告
2017年04月26日
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分析了2001年至2012年期間,合共742,552人次之0至19歲兒童因受傷而接受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急症室服務的數據,發現各區兒童受傷比率差別甚大,個別地區兒童受傷比率較高,而兒童因跌傷及被虐求診的數字更有上升趨勢。其實部份兒童受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港大建議相關部門制訂適 當政策和更有效分配資源,減少各類型意外的發生。
兒童受傷
受傷是導致全球青少年及兒童死亡和殘疾的主因。在香港及其他亞太地區,受傷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衞生署報告指出,香港每十萬名兒童和青少年(1-14歲)中,就有3.1人因受傷或中毒而死亡。根據2011年的香港人口統計資料,香港總人口為七百萬,其中0至19歲的人口佔整體的20%。香港各區無論在人口、房屋類型和地理位置都擁有不同的地區特色。社會亦一直關注嚴重意外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港大的研究有助全面了解兒童受傷的嚴重程度,從而協助政府、區議會、社區和政策制訂者制訂合適計劃和更有效地分配資源,以減少各類型意外的發生。
研究目的及設計
為促進規劃、執行和評估預防兒童受傷的措施,港大的研究透過回顧性方式,全面比較2001至2012年十八區0至19歲兒童因創傷事故受傷到醫管局急症室求診的個案數目,以找出意外發生率最高及最低的地區。
此外,港大的研究亦探討本港兒童因蓄意和意外受傷到急症室求診的個案發生率及趨勢;根據醫管局數據庫中兒童受傷的個案資料,研究各區之間的差異以及社會指標與各區之間的關聯性;整合及量化十八區受傷概況,並分發到各區區議會以執行預防兒童受傷的針對性方案;深入探討重點受傷類型,研究其趨勢及受傷機制,以便制訂針對性的預防方案。
數據分析
於2001年至2012年期間因受傷而接受醫管局急症室服務的0-19歲兒童共有742,552人。按以下四個年齡組別劃分:0-4歲、5-9歲、10-14歲及15-19歲,各年齡的受傷率分別是192,706 (26.0%)、160,408 (21.6%)、 192,675 (26.0%) 和196,763 (26.5%)。各年齡組受傷的男性 (66.7%) 較女性 (33.3%) 多出一倍。
按受傷類型分類,這些蓄意和意外受傷個案的排名如下(由高至低):家居意外、運動受傷、普通毆打、交通意外、工業意外、自我傷害、虐待和非禮。
每年兒童因受傷而求診的最高地區比率排名如下(按每十萬人口計算):一、大埔區;二、北區;三、西貢區;及四、葵青區。
港大的研究發現,兒童因跌傷前往急症室求診的比率,在2001-2012年間有顯著上升的趨勢;兒童因被虐待而受傷前往急症室求診的個案同樣有上升的趨勢。其中,5-9歲的兒童是被虐待而受傷的高危年齡組。
結論與建議
十八區的兒童受傷率差別甚大。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指出:「若各地區的受傷率能減至最低水平,每年有高達三成的意外可預防,相當於19,488宗個案,每年能減少急症室開支約1,364萬港元。」
回歸分析顯示受傷與社會指標有關。在四個社會指標中,平均家庭成員人數較少、家庭收入中位數較高以及就業率較高是重要的保護因素。另外,男性也較女性更容易受傷。然而,各區意外受傷率的排名變化並不甚明顯。例如,工業意外多集中在大埔、屯門和葵青等有工廠的地區,並且在十八區內的排名與過去數年相若。至於交通意外,香港北部和南部地區一直有較高的風險。這些趨勢均顯示意外受傷可能與環境特性和地理位置相關。
目前急症室的紀錄並不完善,當中有三成的個案未能分類、七成的個案缺乏國際疾病分類編碼,致無法進一步分析,以及更有效地促進預防、醫療及康復服務的資源分配。為了解本港受傷情況和促進資源規劃,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周鎮邦醫生 表示:「我們希望醫管局能將現有的數據作進一步分類,加上國際疾病分類編碼,並連接至其他政府的資料庫,例如香港警務處及運輸署的交通數據庫、社會福利署的虐待兒童數據庫及勞工處的工傷數據庫等,並成立兒童中央資料庫以便全面了解及規劃兒童有關問題。」
此外,蓄意和意外受傷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港大建議成立跨專業小組調查根本原因,邀請醫療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程師、警察和心理學家等參與,以制訂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政策,減低蓄意和意外受傷比率。
研究團隊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周鎮邦醫生、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名譽導師黃慶生先生、博士研究生何家榮先生、研究助理董巳瑄先生及研究助理李峻賢先生。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email protected])。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及簡報,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www.med.hku.hk/tc/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