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全能有情教育
以愛心結轉變教育文化
2017年02月05日
為了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香港大學(港大)課程專業發展部創辦的「全能有情教育發展研究計劃」(下稱「全能有情教育」)推出了『情繫社會 共結校園』活動,透過親手製作及贈送愛心結和心意卡予社區居民,培養學生關愛和欣賞他人的精神。是項計劃在今年1月份完成了首兩個階段,近120中學生及義工參加; 本月將再接再厲,繼續透過工作坊等活動,推廣「全能有情教育」的重要性。
「全能有情教育」首階段以「愛心結工作坊」形式進行,分別在1月13日及1月16日於路德會協同中學及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約20名學校義工及約100學生參與製作愛心結。活動第二階段是為期兩天的「愛心結派發日」,學生分別於1月20日及24日,在天后及南昌港鐵站派送愛心結。
「全能有情教育」由港大課程專業發展部陳嘉玉博士創辦,活動當日課程專業發展部訪問了近20名學生了解他們對工作坊、社區以及關愛大眾的看法。學生們一般都寫了些勵志的說話於心意卡上,如「每日一笑」和「永不放棄」等,以感謝或鼓勵身邊的朋友、家人及大眾。當問及現時社區需要多些甚麼時,學生都認為香港社會過於繁忙,缺乏人情味,或沉迷電子產品而忽略了身邊的人,所以應該常微笑並關心他人。途人收到繩結一般都很開心,但亦有人質疑我們會否收費,其中一名受訪同學說:「香港人不習慣有人關心他們,所以當我們派發愛心結時,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所以人與人之間,應該需要多些關心。」此活動反映出社會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心。
「全能發展顯本領,有才有智更有情」
「全能有情教育」是以學生行為和方向為基礎的課程框架,是陳嘉玉博士用了十年時間致力研究如何發展及評估學生的全人發展。陳博士致力推動教育文化的轉變,比起只著重學術成績,全人發展和正向思維等是時下僱主、家長和學生所看重的。她認為香港甚至亞洲的學生都需要有靈活、開放和創意的思維,不能只局限於學術評級而忽略了現實生活所需要的能力,而且有別於學術知識,能力是需要經過體驗和經驗反省才能建立的,而不能單靠課堂就可以學習得了。此計劃亦富國際視野,故當她出席多個國際性研討會時,如泰國、新加坡、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有興趣參與此計劃。
正如陳博士解釋:「我們的活動標誌有毛蟲在書內,亦有蝴蝶。這象徵有情,我們才能整全地培育下一代,令毛蟲蛻變成蝴蝶。當然,蝴蝶能夠變得多美就要看它最後能飛舞得多美。」
「全能發展顯本領,有才有智更有情」及「有情,我們轉變。」是「全能有情教育」的口號、意義和期盼,旨在於現時的教育中帶出愛與關懷的重要,以轉變個人和社會。「全能有情教育」於2月份會繼續以工作坊等活動推廣「全能有情」。詳情可以留意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AVEcentre/)。
有關上述計劃及活動的任何查詢,可聯絡黃聿昕小姐 3917 1182或[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