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生物學者研究發現城市對保育受威脅物種有重要角色
香港是「極危」小葵花鳳頭鸚鵡棲居地
2017年01月04日
國際野生生物貿易猖獗,令大量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另一方面,因著非法貿易,這些物種被帶到原天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或野生環境,繼續繁衍生存。香港大學學者與澳洲學者合作的研究發現,這些被帶到原居地以外的物種,為受威脅物種的保育帶來了新希望。有關研究成果最近已在國際研究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發表。
領導研究的香港大學研究助理教授Luke Gibson博士表示:「偷獵者走盡全球最偏遠的生態角落捕獵野生生物,用作製造衣服、食物或作為寵物。有些生物得以在過程中逃脫,在其天然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繁衍。」
研究共發現有49種全球性受威脅的生物(即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易危」、「瀕危」或「極危」的生物)在其自然分佈範圍以外建立種群。這些物種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鳥類、昆蟲和植物。除了南極洲外,這些物種已分別於不同大洲建立種群。
其中一個例子是「極危」物種小葵花鳳頭鸚鵡,目前全球只有2,000隻。小葵花鳳頭鸚鵡的原生地是印尼和東帝汶,因爲過度捕獵用作寵物而數量大減,現被評定為「極危」物種。然而,很多小葵花鳳頭鸚鵡在交易過程中,被無意或故意地釋放到新環境。現時香港有大約200頭小葵花鳳頭鸚鵡,主要分佈在港島薄扶林和跑馬地一帶,佔其全球數目約百分之十。
研究的共同作者、澳洲國立大學的楊鼎立表示 :「小葵花鳳頭鸚鵡的例子顯示高度城市化的香港,可以在保育全球性受威脅物種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於過度偷獵,小葵花鳳頭鸚鵡的原生種群數量正急劇下跌。研究認為可藉著重新引入已在其它地方棲居繁衍的種群,返回印尼和東帝汶,可減緩當地因偷獵引致的問題。此外,如可捕獵香港的小葵花鳳頭鸚鵡種群以增加供應,也可紓緩對原生地種群需求的威脅。
上述兩種方法,都可減低外來雀鳥種群對香港生態的威脅,包括壟斷築巢位置導致本地原生雀鳥數量下跌的情況。
Gibson 認為此乃「一石二鳥」的方案,既可增加受威脅物種在原生地的種群數量,又可減低移棲種群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威脅。「這個嶄新的想法,對拯救受野生生物貿易威脅的物種,以及對消除外來物種對新棲居地帶來的問題,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出路。」
研究於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的連結: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fee.1449/abstract。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研究助理教授Luke Gibson(電話: +852-2299-0674;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