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每週活動推介(2016年10月8日至2016年10月15日)
2016年10月07日
Larry Keith主講首場《藝術作品背後》講座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邀請了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臨時館藏部長Larry Keith先生主講首場《藝術作品背後》講座。講座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公眾對藝術作品的保育、修復以及在未來重新展現的意識。Larry Keith先生亦是美術館的維護部主任,將會講述美術館豐富的保育歷史和一些曠世傑作背後的保育、研究和修復。
現誠意邀請傳媒朋友出席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 2016年10月11日(星期二)
時間: 下午6時30分
地點: 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
語言: 英語
關於講者Larry Keith
Larry Keith先生現任倫敦國家美術館臨時館藏部長,自1991年於美術館任職畫作修復員,2010年開始擔任美術館的維護部主任,曾為美術館每年定期出版之刊物Technical Bulletin撰寫過無數文章,研究美術館作品的繪畫技巧,亦有參與製作委拉斯蓋茲和達文西的展覽圖錄。
關於《藝術作品背後》系列講座
《藝術作品背後》系列講座由香港大學藝術學系策劃,旨在邀請國際藝術行內的菁英翹楚,藉此突顯藝術作品展覽背後善為人知的藝術品修復和保育等專業工作。
2016 系列講座由卡塔爾航空www.qatarairways.com/appreciate-art 及 AXA安盛藝術品保險 www.axa-art.com 全力贊助。第二場講座將於10月14日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由Marie Louise Sauerberg女士主講,分享她於英國西敏寺大教堂的藝術保育工作,詳情請瀏覽http://arts.hku.hk/knowledge-exchange/behind-the-scenes-lecture-series。
傳謀查詢
請致電3917 4984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文學院活動統籌陳卓鈞先生聯絡。
Exhibition at the HKU Main Library refurbished atrium
域外看中國 : 香港大學圖書館藏十六、十七世紀典籍展
The Libraries’ collection of Western rare books comprises over 11,700 volumes including the Morrison Collection, a collection from the Rev.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the first Protestant missionary in China and many that belonged to the Hankow Club Library, a Club founded by the British in 1878. The strength of the Libraries’ Western Rare Book Collection lies principally in its titles on China and the Far East and includes many accounts of early travellers to Peking, particularly those of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who sometimes held a privileged position at the Emperor’s Court long before other Europeans were able to reside in China.
Through these rare titles, some of which are, you are invited to travel back in time to appreciate how China was once perceived and understood by the westerner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etails of the Exhibition
Date: 5 October to 18 October 2016
Time: 08:30 – 22:00 (Monday to Friday) / 08:30 – 19:00 (Saturday) / 10:00 – 1900 (Sunday)
Closed on Public Holidays
Venue: 2/F Atrium/Exhibition Area of the Main Library, HKU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Western Rare Book Collection, please visit the Special Collections website at http://lib.hku.hk/hkspc/.
Media Contact: Mr. Gary Chin, Tel: 2859 2211 / Ms. Marina Yeung, Tel: 2859 8903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覽
1.《斷․續:影──祈大衛 文──許素細》-- 文字與影像的對話
展出日期:2016年9月14日(星期三)至10月16日(星期日)
展覽的軸心是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影像和文字。它始於一幀攝影,選自祈大衛的作品集;許素細根據這幀攝影寫了一篇文章; 然而,雖然許素細的文章是由祈大衛的攝影所觸發,卻未必有對其影像作出回應。祈大衛又再根據許素細文字選出下一幀攝影作品。如此循環往復,最終十二件影像和文字作品既「斷」且「續」的重新書寫和呈現回憶,令人陶醉。藝術作品以互動的方式出現,藝術家的生活被它「打斷」了,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歷和創作。最終,他們創作出一種「連歌」,然而他們的作品並不限制於詩歌的形式。
祈大衛,自1986年於香港大學藝術學系任教。祈大衛教授主要在20世紀中西方藝術及文化領域著述頗豐。他亦是一名活躍的攝影師、視覺藝術家。
許素細既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也是印尼華僑後裔,促使她成為跨國界的「第三文化」作家。她著有九本小說及散文,近作包括Access: Thirteen Tales。小說Habit of a Foreign Sky更入圍了「曼氏亞洲文學獎」。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港大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二樓
2. 《晏如居藏明式黃花梨家具》展現明清居室生活和家具製作的藝術與工藝
展出日期:2016年9月7日(星期三)至11月20日(星期日)
中式黃花梨家具舉世聞名,長久以來獲東西方國家廣泛收藏。中國明代期間,傳統木建築與佛座啟發了中國的家具工匠。而隨著貿易增長,具活動性的精巧設置與内置式的室內陳設等硬木家具的數量亦因而提升。明式家具以其典雅的線條與雕琢細節而聞名。明朝隆慶時期(1567-1572),中國開放關口,取消早前實行的進口禁令,得以接收不同種類的建築材料,因此在明清期間,享負盛名的居室家具都是由黃花梨與紫檀木製造。由於一般中式家具由實心木材製成,因此精美的深色硬木富有讓人驚艷的自然光澤,而非西方常見、只隱藏於鑲板飾面下的表層結構。
每件家具組件所需的力量與顏色一致之所以重要,是由於每個細節都會顯然而見。精確的接合以及木釘的尺寸與位置,皆是簡練優雅設計的視覺表現元素。在一些家具上,接合處可察可觸,時可自由拆卸,或可於結構複雜的家具中被巧妙隱藏。在堅硬和固有裝飾性的木質上表面只會塗上一層蠟作拋光之用,並不會施以任何染料與透明封漆。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二樓
3. 《瓷藝丹青:琳達基金珍藏景德鎮當代工藝大師之陶瓷瑰寶》 -- 重新詮釋瓷器裝飾
展出日期:2016年8月19日(星期五)至10月23日(星期日)
香港大學(港大)美術博物館舉辦《瓷藝丹青:琳達基金珍藏景德鎮當代工藝大師之陶瓷瑰寶》展覽。作為中國藝術形態中的翹楚,源遠流長的瓷器製作及裝飾世界聞名、不乏追捧; 在其千年的歷史中,更包括了一些不太為人熟悉的二十世紀國寶級大師作品,承傳了國家陶瓷瑰寶製作的造詣,極具代表性。
是次展覽首次展出三十八位陶瓷藝家的四十四件作品,體現了景德鎮藝術家團體在時代變遷中的毅力和能力。展覽將景德鎮展示成一個手工藝品製造基地,並且介紹個別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和一些享負盛名的巨匠,當中亦提及這些獨一無二、巧奪天工的瓷器,它們的歷史及無間斷的製作。每位畫家的精湛技術與耐力,都為我們留下大批器物,其造型、構思、意象有時候更同時融合了歷史和當代色彩。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二樓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話:(852)2241 55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一般查詢)
費用:免費入場
詳情請參閱:www.umag.hku.hk/en/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社交媒體連結: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mag.hku
Twitter: https://twitter.com/UMAG_HKU
Instagram: #SpanningTime, #HKUMAG
Weibo: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UMAG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絡主任張寶儀小姐,電話:(852)2241 5512,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