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求同存異:寧養社會工作新焦點」
寧養社會工作專業論壇 二零一五
2015年11月10日
為增加港人對寧養服務的認識及社區生死教育的了解,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獲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贊助,以及香港多個知名學術及社工專業組織支持,舉辦「寧養社會工作專業論壇二零一五」,推廣及宣傳寧養及紓緩治療,從個人、社區及制度層面實踐全人臨終關懷。本年度「寧養社會工作專業論壇」的主題為「求同存異:寧養社會工作新焦點」,於今天 (11月10日) 假香港灣仔駱克道3號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一樓禮堂舉行,逾三百五十位從事寧養及紓緩服務的專業人士出席,當中包括社工、醫生、護士、院牧及臨床心理學家等。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教授為論壇主持開幕儀式。論壇共有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特殊對象的優質護理服務」,由香港及新加坡的學者及前線同工就寧養服務的優化及未來發展,分享推動全人寧養及紓緩治療的挑戰和心得;第二部份為「寧養照顧創意新思維」,由應用表達藝術於哀傷輔導,以至前線社工的經驗分享,探討以往少人提及的寧養紓緩照顧的焦點。
經濟學人智庫(EIU)發表的新一期全球死亡質素報告,香港於寧養及紓緩治療服務的發展上已經被鄰近國家及地區拋離。面對人口結構加速變化,實有賴醫護團隊及各方專案人士,透過臨床知識和技能,配合社會上現有的資源,為臨終的病人提供身、心、社、靈各方面的全人照顧。而過往未能顧及到的病人及其家人的需要,也是時候通過改善護理質素及服務標準以提供合適的介入。
另一方面,要強化現有的寧養照顧及紓緩服務,必須要香港大眾及政府的積極參與,以透過公眾討論及政策制定,提升市民關注,凝聚共識,以締造更好的臨終環境。故此,社區上的生死教育必不可少,藉以破除不敢正視死亡的傳統想法。面對人口老化,應如何從各方面汲取優點,改善香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的臨終質素?熟悉新加坡及香港寧養服務的學者,以及本地多位學者與前線同工,在論壇上交流了寧養及紓緩服務的經驗及挑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致力為社工專業培訓優秀人才,更按社會需求為前線社工提供專題性的訓練課程,藉以加強社工在各項服務領域的專業知識及技巧。近年學系增辦有關「生死教育」、「善終關顧」及「喪親支援工作」課程予社工學生及業界同工,以增強社工對寧養服務的知識,迎接服務的新挑戰。
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寧養服務計劃
李嘉誠基金會早於1998年,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立全國首家寧養院,開展「人間有情」全國寧養醫療服務計劃,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鎮痛治療、心理輔導等。迄今,基金會捐助內地和香港共42間寧養院,約19萬名癌症病人受惠。
2011年,「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開啓www.hospicehome.hk「寧舍」網站,集結科技、公益和社區觸覺的力量,讓大家的關懷祝福突破地點或時間限制,讓有心的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都可以通過寧舍網站為病人和寧養醫護隊伍送上支持及鼓勵,網站迄今已累計56萬瀏覽人次。2015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啓動「寧舍」手機應用程式,進一步推動大眾關心及支持寧養服務的發展。
「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至今:
- 專科門診暨中心服務超過二十九萬人次
- 培訓及成功招募超過三千名寧養義工
- 超過八萬三千人次接受家居護理服務
- 為病人及家人提供超過六萬六千節心理輔導
- 超過二千四百名兒童及其家庭接受哀傷輔導
李嘉誠基金會網站:www.lksf.or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網站:http://www21.ha.org.hk/sub/lks/tc/service.html
寧舍網站:www.hospicehome.hk
傳媒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執行助理蔡佩筠小姐 (電話:2831 5163 / 電郵:[email protected]) 或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統籌陳嘉臻先生 (電話:2831 5158 /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