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每週活動推介(2015年7月11日至2015年7月18日)
2015年07月10日
公眾講座
「學習科學:『手語音韻』對聾童學習閱讀的作用」
近數十年來的研究指出,聽覺健全的幼童的「語音意識」,即是能夠把話語聲音細分為有意義的語音單位的能力,對學習閱讀相當重要。但對聽不到聲音的聾童來說,情況又是如何?人們一直認為,聾童是因為聽不到口語,導致閱讀能力差,影響學業。在講座中,講者會展示美國不同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證明聾人的大腦,早在嬰兒時期就懂得提取身邊的視覺語言中代表語音-音節單位的視覺符號,在沒有聲音的情況下,建立一個與「音韻」具相同水平的語言組織系統,並據此成功掌握閱讀能力。此外,從小接觸手語的兒童,會透過手語音韻去建立字形、語義和語音之間的關連,並發展出熟練的閱讀技巧,與健聽兒童透過聲音,建立三者之間關連的方式無異。
是次講座,將由這方面的權威Professor Laura-Ann Petitto 主持,介紹這些發現對學習科學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認識音韻、和認識負責處理以音韻學習語言及閱讀的神經區域及系統。現誠意邀請傳媒出席採訪,詳情如下:
日期: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 – 4時
地點: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
講者:Adam Stone 及 Geo Kartheiser
語言:手語 (英語)
Adam Stone 和 Geo Kartheiser 是在美國高立德大學 (Gallaudet University) 攻讀教育神經科學的博士研究生,也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視覺語言及視學學習中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Science of Learning Center, Visual Language and Visual Learning, VL2) 的學生學者,並在他們的導師Professor Laura-Ann Petitto 的大腦和語言(神經影像學)實驗室 (Brain and Language Laboratory for Neuroimaging, BL2) 擔任研究助理。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經理(發展及傳訊)李秀雯女士 (電話:2219 4270 / 電郵:[email protected])。
港大理學院公開講座:冥王星的新視野
了解美國太空總署「新視野號」近距離觀測冥王星的歷史性任務
美國太空總署無人駕駛太空船「新視野號」將於2015年7月14日香港時間下午8時飛越冥王星,首度近距離觀測這個自1930年起發現、卻又不為科學家深入認識的矮行星。屆時,有關其近觀和構造等謎團,將由是次歷史性任務打開。為了讓公眾了解「新視野號」的任務,香港大學理學院將於當日舉辦公開講座為大家導航,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
經過9年的旅程,「新視野號」預計將於7月14日在冥王星上空約12,500公里飛越其表面。此艘太空船將以每小時約50,000公里的速度進入冥王星系統,是有史以來以最快速度發射至外太陽系的科學儀器。
人類對冥王星有何認識?為甚麼它會被界別為矮行星?為何冥王星週期性地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陽?它與其最大衞星卡戎及其他四個衛星的運行軌道又有甚麼特別?冥王星及其他位於古栢帶的星體怎樣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以上幾條問題都能於理學院的講座中找到答案。
傳媒朋友歡迎當日出席公開講座,或於活動欄目推介此講座。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時間:下午 5時30分(茶點設於下午5時正)
地點:香港大學本部黃麗松講堂
講者: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及物理學系副教授李文愷博士
李文愷博士是專門研究行星體(如行星和衛星等)形成、運行和動態演化的行星科學家,他對太陽系和環繞其他恒星的行星系統尤感興趣。他曾撰寫多篇有關冥王星與卡戎,以及冥王星其他細小衞星的軌道和起源的研究論文。
有關講座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scifac.hku.hk/events/comm/2015/pluto
有關新視野號的最新消息,請瀏覽: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newhorizons/main/index.html
傳媒如有垂詢,可致電香港大學理學院高級傳訊經理陳詩迪女士(電話:3917-5286/ 6703-0212;電郵:[email protected])。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覽
1. 帝王的瓷器: 塞夫爾國家陶瓷製造局特展呈獻非凡法國瓷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將於2015年6月10日至8月16日舉辦「帝王的瓷器: 塞夫爾國家陶瓷製造局特展」重點展覽,展出一系列塞夫爾製作的瓷器精品,帶領觀眾探索這間歷史悠久的窯場及其著名窯址所體現的精湛工藝和燒製技術。展覽包括公衆導賞及黏土班等延伸活動,讓到訪者拉近與這批名聞遐邇的精美工藝品的距離。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 2015年6月10日(三)至2015年8月16日(日)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馮平山樓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2.「悠藍青境:羅拔圖•雷古拉作品展」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西班牙藝術家羅拔圖•雷古拉携手呈獻《悠藍青境》之作品展,展覽內容則側重於衝破繪畫、雕塑和裝置藝術之間的界限。
雷古拉成於歐洲,並爲亞洲所熟悉。作品貫徹相同的視覺模式,大刀闊斧地運用藍彩及風格相異的元素來創建單一美學和概念性組件。一九六一年生於西班牙塞哥維亞的雷古拉,不時遊走於巴黎和馬德里之間。作品靈感可謂源自其對法國抒情抽象畫家的清賞;對浪漫情境畫家的喚引;及其對家鄉卡斯提亞奇觀壯景的迷戀。他的抽象風景,便是以其自用的形式和色彩來體現自然界的千奇百態。藍彩與視覺深邃的空間感亦常見於雷古拉的作品。空間裡的定位更取決於材料肌理上光線的律動。當色調和質感應運倍增,畫家筆觸之細膩和寬度即無所遁形。
配合展覽,博物館將舉辦導覽、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歡迎公眾參加。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 2015年6月5日(星期五)至2015年8月23日(星期日)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馮平山樓一樓及二樓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話:(852)2241 55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一般查詢)
費用:免費入場
詳情請參閱:www.hkumag.hku.hk
傳媒查詢: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絡主任張寶儀小姐,電話:(852)2241 5512,電郵:[email protected]
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舉辦香港瘧疾歷史展覽
由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與香港醫學博物館合辦的「熱病: 香港瘧疾史」展覽,探討瘧疾對香港歷史的重要影響。「熱病: 香港瘧疾史」展覽利用多感觀媒體呈現本地歷史記錄和文物,探討瘧疾對香港發展史的重要影響和最終被消滅的過程,觀賞者更可了解瘧疾在現時世界各地的情況。
展覽的開幕儀式特意安排在2015年世界瘧疾日舉行,世界瘧疾日成立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國對瘧疾的重視並發起防治行動。
展期: 2015年4月25日至7月26日
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早上10時至下午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下午5時,星期一休息
展覽地點: 香港醫學博物館,半山區堅巷2號
詳細資料請瀏覽 http://www.chm.hku.hk/history_of_malaria.html
傳媒查詢和邀約訪問:請聯絡文學院活動統籌陳卓鈞先生 (電話︰3917 4984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