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首次鑑別出恐龍時代的脊椎動物化石
港大地球科學系研究:「副狼鰭魚」一億四千多萬年前居於荔枝莊
2015年03月31日
謝子旗先生(右)和文嘉棋博士(左)分別展示一條曾居於荔枝莊、約1億4千7百萬年前的副狼鰭魚化石圖片,以及其他同屬恐龍年代的化石。
香港首次鑑別出侏羅紀(約1億4千7百萬年前)的魚化石 - 副狼鰭魚,是香港首件經鑑定的恐龍時代脊椎動物化石。
這件珍貴的化石是香港大學(港大)地球科學系2014年本科一級榮譽畢業生謝子旗於暑期研究時,從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收藏、荔枝莊餽集的化石中發現,並在港大地球科學系古脊椎研究所主管文嘉棋博士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教授指導下,加以仔細研究、描述及鑑定。是次研究結果於3月26日發表的科學期刊PeerJ中刊登,反映了港大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受國際認可。
該副狼鰭魚化石多年前在荔枝莊被發現,一直只保存了後半部,估計其完整長度為四厘米,相信是1億4千8百萬至1億4千4百萬年前 - 提通期(晚侏羅紀)的副狼鰭魚。副狼鰭魚是中國東南部中鱭魚魚群(由多種古代魚構成的魚群)的主要成員。今次的發現把此副狼鰭魚物種,甚至中鱭魚魚群曾經出現的地理範圍,由福建一帶向南擴展約700公里至香港。另外,因荔枝莊的石層年代比內地發現的副狼鰭魚石層年代更早,故此研究亦把副狼鰭魚出現的地質年代由早白堊紀(約1億1千萬年前)推前約4千萬年至晚侏羅紀。
本港上一次發現重要化石是35年前李作明先生在本港白沙頭洲發現的泥盆紀(約3億7千萬年前)的盾皮魚化石。
港大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文嘉棋博士表示: 「這些發現支持盤古大陸(最近出現的超級大陸,約在2億年前分裂)是副狼鰭魚和其所屬「骨舌魚超目」起源地的假設,提供了新證據。」
另外,透過對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 荔枝莊的地質研究,我們還可對副狼鰭魚的生態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謝同學指出:「荔枝莊的石層有不少由火山爆發和地震時地殼錯動造成的褶皺和斷層等結構,因此可推測副狼鰭魚生活在受火山爆發和地震影響的熱帶或亞熱帶氣候淡水湖。」
謝同學是在導師文嘉棋博士的指導下於畢業專題研習中仔細研究了該件魚化石。文嘉棋博士指大學本科生的畢業研究很少會有經專家學者評審的科學期刊刊登,故此研究不但證明謝同學對香港古生物學的貢獻,更展示了香港大學學生的科研能力。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化石魚專家張彌曼教授亦協助化石標本的詳細描述和鑑定。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香港地質調查組、專門研究香港地質的專家蘇偉賢博士認為這次發現令人興奮,並對香港古生物學的發展相當重要。他相信假以時日,香港定必有更多化石發現,更說不定可能找到恐龍化石。通過這項研究,希望能夠加強香港對古生物的研究,並提升市民對香港地質歷史的興趣,以及更加愛惜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有關此學術論文,請瀏覽https://peerj.com/articles/865/ (只有英文)。
記者會投影片,請按此瀏覽:
傳媒查詢:
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梁菁栘小姐 (電話:2857 8555 / 9022 7446/ 電郵:[email protected]) 或
港大理學院陳詩迪小姐(電話﹕3917 5286 / 6703 0212/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