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理學院舉行第二屆「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工作坊
2014年02月09日
香港大學理學院於1月18日(星期六)舉辦了「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工作坊,與105名來自48間中學的初中生探討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當天的製成品現於香港大學智華館展覽,至2月17日(星期一)結束。部分製成品亦將於4月在中環地鐵站的社區畫廊﹙近J出口﹚、各大商場及參加者之就讀中學展出。
活動當天,計劃總監吳俊熙博士以「自然界中的隱藏秩序」為題,透過展示墨西哥沙漠中的金琥仙人掌、大堡礁的鸚鵡螺外殼、太陽花籽和宇宙中的銀河系的圖像,講解螺旋曲線的原理。張文彥博士及陳志宏博士亦分別以摺紙藝術和動畫為題,講解科學如何在生活中與藝術融合。
活動又邀請得Allegretto Viva Espresso首席咖啡拉花師Leo Chau製作立體咖啡拉花。近年,香港人對咖啡的要求已經從味覺提升至視覺,Leo在一杯奶泡細緻的意大利泡沫咖啡上以鮮奶打了一隻俏皮生動的貓。來自理學院的梁淑貞博士以鮮奶內的脂肪含量,以及蛋白質內氨基酸的分子排列及親水性,來解釋為何一隻精緻的貓可以站立在液態的咖啡上。梁博士解釋咖啡拉花的原理 - 奶泡的形成,其中牛奶中的蛋白質在起泡過程中擔當了一個關鍵角色。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所構成,經過折疊扭轉成為特有的立體形狀。當空氣打入牛奶時,蛋白質便處於牛奶和空氣之間的界面,親水的氨基酸保持與牛奶靠在一起,而疏水的則與空氣連繫著,令到蛋白質無法維持原有的立體形狀而轉化成變性蛋白質(denatured proteins)。這些蛋白質跟大豆卵磷脂一樣,形成一層薄膜把氣泡包圍著,阻止水的強大內聚力拉破泡沬。
講座後有多個工作坊,讓同學透過繪畫﹑摺紙等活動,領悟科學的規律,將自然環境中的隱藏規律呈現出來。
工作坊一:自然界中的隱藏秩序
透過繪畫學習分形(fractal)在自然界中的例子
「在這幅雪花的畫中,部份地方我使用了暖色去表達,這代表著全球暖化可能令身邊的事物消失。」來自沙田培英中學中三學生周靄彤,一面在畫布上繪畫,一面如此解釋道:「大部份的時間,我們把科學和藝術分得太遠了,忽略了兩者之間有趣的關聯。教科書不應是我們獲取科學知識的唯一地方; 我們也可以嘗試從其他途徑學習。」
工作坊二:摺紙藝術、足球與諾貝爾獎
摺紙本身處於科學與藝術的交界之上:它不僅可用來造出美麗的藝術作品,同時也展示了平面物品如何可轉變成立體。張文彥博士教授參加者運用摺紙的技巧去建構Bucky Ball,並講解背後的科學原理。
Bucky Ball全名為Buckminsterfullerene。這個Ball其實與我們平日踢的足球一樣,由十二個五邊形及二十個六邊形所組成。在一九八五年,數名化學家發現了現實世界有這種形狀如足球的炭分子,他們更於一九九六年因為這項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獎。
工作坊三:馬賽克密鋪名畫
荷蘭畫家M.C.Escher於1959年完成一幅木雕,這幅看起來不過是很多條魚密鋪平面的木雕,當中的數學內容屬於雙曲幾何,為大學內高等數學的課程。來自九龍真光中學的胡老師,於第三個工作坊中帶領三十多名來自不同學校的參加者,以馬賽克一起鑲嵌這幅名作。
工作坊四:分子料理的製作
水月私房菜主廚劉滿堂在大學的食物實驗室親自示範如何製作分子料理,參加者十分踴躍發問,而梁博士則為他們講解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主廚劉師傅先製作了香芒熱情果味及榛子味的奶油,後來還以蠔葉及帶海鹽味的泡沫讓參加者嚐試生蠔的味道。最後更讓學生製作如玻璃一樣脆的糖波,掀起全場的高潮。下午,參加者在梁博士的指導下製作出自己的分子料理。飲食文化本來就與生活息息相關,參加者覺得這種互動的學習方式,再加上食物藝術的視覺效果,讓他們更有興趣學習科學。
工作坊五:用樂高積木成為一個電影導演
依據陳志宏博士所言,每幅圖像在我們的腦海殘留約二十五分之一秒,如果我們在這個時間內播另一幅圖像,圖畫看起來就在動一樣。在AA Place的樂高積木專家帶領下,參加者共同創作一個科學故事情節,並以樂高積木設計和搭建自己的場景,把共同創作的故事,透過拍攝一系列的靜止圖像,從而製作成一部15至20秒的電影。
查詢活動和其他詳情,請聯絡港大理學院「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計劃總監吳俊熙博士(電話:39174594;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