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自殺新聞的傳染力--如何報道自殺新聞」研討會
暨《處理自殺新聞守則》發佈會
2013年09月07日
香港報業評議會與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於今日(9月7日)合辦「自殺新聞的傳染力--如何報道自殺新聞」研討會。國際防止自殺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訂立每年9月10日為「世界預防自殺日」,香港今年的關注重點為自殺新聞報道。本次研討會邀請了數位資深講者以及新聞從業員,一起探討自殺與傳媒報導之間的關係,亦吸引了近百名新聞從業員、學校師生、相關社會服務機構工作者,以及對自殺新聞及傳媒操守有興趣的市民參與。
香港自殺新聞層出不窮,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發現,對於自殺現象,由於人們自身認識以及傳媒的大量報道,容易產生標籤效應以及模仿效應。一些自殺方法例如燒炭自殺在香港盛行一時,甚至流傳至亞洲周邊國家。除此之外,新媒體的發展又對自殺問題產生新的影響。對於以上現象,香港報業評議會與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一致認為,傳媒對防止自殺肩負重要責任。香港報業評議會特地為自殺新聞制定了建議性的《處理自殺新聞守則》並正式發佈,以提高新聞工作者報道自殺新聞的責任感。
香港報業評議會(以下簡稱報評會)主席陳韜文教授表示,報評會自2000年成立至今年8月,一共收到36宗對自殺新聞的投訴,多由自殺者家屬或公眾人士投訴,指自殺報道刊登令人感到不安的死者照片、侵犯死者或其家屬的私隱,或者披露過多自殺細節,擔心容易引人模仿。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報評會發現,傳媒對自殺事件的報導內容及方式,可以對自殺倖存者以及其家屬,甚至整個社會帶來深重影響。為了提高新聞工作者報道自殺新聞的責任感,報評會為自殺新聞制定建議性守則,並且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徵詢社會各界人士意見,最終於本次研討會上正式發佈《處理自殺新聞守則》http://www.presscouncil.org.hk/ch/web_info.php?db=news&id=58 報評會希望業界報導自殺新聞時,在公眾利益、報道事實,與避免可能產生「模仿」、「傳染」效應兩者之間求取平衡。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表示,以燒炭自殺為例,可見傳媒在擴散自殺方法中所扮演的角色。自1998年第一宗燒炭自殺案例見諸香港報端,此種方法屢屢受到傳媒的聳動報導,包括詳盡介紹如何執行此種方法,甚至配以圖片或動畫演示,或者誤導受眾以為此種方法比較低痛楚。這些報導不僅發表於報章電視等傳統媒體,更被轉載於各種網站、社交媒體,令大眾隨時有機會接觸。伴隨而來的是燒炭在短短五年內躍升為香港和台灣最常見的自殺方法之一,並擴散到新加坡、日本、韓國。近年此種方法甚至已擴散到亞洲以外的英國、澳洲等地。各地學者通過統計分析、訪談自殺倖存者、或者死因調查等方法發現部分人士的燒炭自殺行為明確受到傳媒影響。
根據截至2013年7月31日的死因裁判庭註冊數字,2011年和2012年分別錄得750和841宗自殺個案(注:2012年為臨時數字,稍後或略有調整),自殺率為每十萬人有10.6和11.8人。自2006年開始,香港的自殺率一直維持在每十萬人有13至14人左右;至2011年,自殺率跌至26年來的新低。遺憾的是,2012年的臨時數字相比上一年略有回升。當中60歲或以上長者的自殺率仍然是眾歲數組別中最高,每十萬人有20.9人(295宗)。此外,中年女性與年輕男性的自殺情況也令人憂慮。2011至2012年,40至59歲女性的自殺宗數由90升至120宗(每十萬人由7.1升至9.3人),15至24歲男性的自殺宗數由31升至44宗(每十萬人由7.1升至10.2人)。葉兆輝教授特別強調社會各層面需轉變對受精神疾病困擾或有自殺行為人士的誤解或歧視,以鼓勵並輔助有需要人士及時尋求幫助,度過難關。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傅景華博士認為,新媒體的發展亦對自殺問題產生新的影響。以香港蘋果日報動新聞和中國新浪微博為例,動新聞不僅以動畫方式「再現」新聞現場,更通過跳躍式剪接、刻板化人物造型將自殺行為簡化、模式化、戲劇化。微博對自殺問題的影響則更為複雜,既可能為受困擾人士提供求助和接受社會支援的新途徑,但也可能令自殺意念或行為通過社交網絡大幅擴散。
除此之外,香港小童群益會青衣區服務總監黎小玲女士、自殺新聞當事人家屬代表胡津如女士以及《明報》副採訪主任曾錦雯女士亦在研討會上分享了自己對自殺新聞的看法或者親身體會。
香港報業評議會
香港報業評議會成立於2000年7月,擁有十份中英文報章會員及37位公眾會員,十幾年來一共收到近3000位公眾對報刊的投訴,對違反專業操守的傳媒一共發出21次公開譴責。評議會現為政府承認的非牟利機構,在維護新聞自由及業界自律操守方面,廣泛得到公眾的認同。有關評議會詳情,可登錄http://www.presscouncil.org.hk ,並參考附上的評議會簡介以及《處理自殺新聞守則》。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中心從加強公眾健康的角度出發,希望為減低香港的自殺出一分力,提倡社區性的預防自殺措施,以進一步減低自殺的傾向。與此同時,中心著力推動個人層面的危機診斷及治療。預防自殺是一個多層次的課題,涉及的是各種不同的專業以及視野。作為香港大學的其中一員,中心在推動學術及教育層面不遺餘力,團隊成員有法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公共衛生學、社工學、統計學方面的專才;工作上強調將學術連繫實際生活,非常重視走進社區與大眾攜手為減低自殺共同努力,目標是發展及實踐多角度的預防自殺方案,進行具創意的研究及評估。個人層面方面,中心銳意協助香港人培養健康的精神面貌,以及扶助受自殺影響的人士重新投入社區。提供一個防止自殺研究、教育和訓練的平台,並在預防自殺策略上作出建議。此外,中心又為社區前線人士提供預防自殺培訓,以交流、傳授技術及知識,積極推動社區性、以及多層次性的防止自殺計劃,兩者並都已獲證明其效。欲了解詳情,請登錄中心網址: http://csrp.hku.hk 。
傳媒查詢請聯絡:
章鳴婕(Jane Cheung)
香港報業評議會
電話:(852) 2570-4677 / 6400-9657
電郵:[email protected]
邱世邦(Rickey Yau)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電話:(852) 2831-5232 / 9643-0365
電郵:[email protected]
講 者 介 紹
(按講者出場順序排列)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及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自2009年起,他出任國際預防自殺協會(IASP)副總裁一職至今。他研究範圍包括人口結構,精神健康/自殺問題,人口統計,社會統計等。
傅景華博士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範圍包括媒體與精神健康/自殺問題、青少年人的媒體使用、社交媒體研究等。他曾任職信報財經新聞記者。
黎小玲女士
現任香港小童群益會青衣區及兒童之家服務總監,具20年兒童及青少年輔導工作及有關管理經驗。曾於不同類別單位服務,包括學校社工、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兒童發展中心、外展服務、兒童之家、家庭輔導及督導不同服務計劃等,對兒童及青少年問題有全面及具體之掌握。
胡津如女士
於香港出生,在香港大學附屬學院主修媒體及文化研究文學副學士,及後2006年修畢香港大學文學院文學學士課程(主修比較文學及藝術),並在2009年於同校修畢文學碩士(文化及文學研究)。現為獨立藝術行政及文字工作者。2010年尾與拍拖多年的麻醉醫生男友共諧連理,惜年青丈夫多年來受越趨嚴重之抑鬱病困擾,不久因病厭世輕生。
曾錦雯女士
現任《明報》副採訪主任。具逾十年新聞工作經驗,曾任職《壹周刊》及 《南華早報》,主要從事港聞版的採訪工作,集中保安及罪案、人權新聞等範圍,亦曾任職政治版處理選舉及議會新聞,並就「警方施胡椒噴霧沒依指引」報道,奪得《人權新聞獎》報章新聞的冠軍。
在2008-2012年間,出任香港記者協會的執行委員,曾擔任該會義務秘書,現為該會刊物《記者之聲》編委會成員。
陳韜文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集中在新聞研究、政治傳播、及國際傳播交集的範圍。著作以探討跨境傳播、權力結構與傳媒互動、民意與公眾論述、社會運動與傳播媒介、新聞人員專業化、文化融合和中國傳媒變革等問題為主。近年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傳播與社會學刊》創刊主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際華人傳播學會會長等職。現時兼任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