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自殺新聞的傳染力--如何報道自殺新聞」研討會及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2012年香港的自殺數據發佈
2013年09月05日
香港報業評議會與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誠意邀請各傳媒於2013年9月7日(星期六),蒞臨「自殺新聞的傳染力--如何報道自殺新聞」研討會及記者招待會。此外,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將於會上發布2012年香港的自殺個案研究數據,並於研討會後的記者招待會回答傳媒提問。
香港自殺新聞層出不窮,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發現,對於自殺現象,由於人們自身認識以及傳媒的大量報道,容易產生標籤效應以及模仿效應。一些自殺方法例如燒炭自殺在香港盛行一時,甚至流傳至亞洲周邊國家。除此之外,網絡的發達又給自殺新聞帶來新的變化。對於以上現象,新聞工作者有甚麼責任?香港報業評議會特地為自殺新聞制定了建議性守則,以提高新聞工作者報道自殺新聞的責任感。今年9月10日正逢「世界預防自殺日」,香港報業評議會與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借此機會共同主辦本次研討會,由全港新聞院校協辦,邀請資深講者以及新聞從業員,一起共同探討自殺與傳媒報道之間的關係。
研討會詳情如下:
日期﹕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15分至5時
地點﹕香港大學百週年校園賽馬會教學大樓三樓3.28室 (地圖)
會議程序:
時間 |
議 題 |
嘉 賓 |
2:15pm ~03:55pm |
燒炭在亞洲的蔓延: 從香港到亞洲 |
葉兆輝教授 |
網絡上的自殺新聞和訊息 |
傅景華博士 |
|
自殺!真的會傳染嗎? |
黎小玲女士 |
|
自殺新聞感受分享 |
胡津如女士 |
|
自殺新聞的處理 |
曾錦雯女士 |
|
如何報道自殺新聞:報評會建議的守則 |
陳韜文教授 |
|
03:55pm ~04:10pm |
茶敘 |
|
04:10pm ~04:25pm |
問答環節 |
|
04:25pm ~05:00pm |
記者招待會 |
歡迎各傳媒到場採訪。有意出席的記者,請填妥以下回條,並於2013年9月6日(星期五)下午六時前交回本會。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本會秘書處章小姐(Tel:2570-4677 Fax:2570-4977),或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講者介紹: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及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自2009年起,他出任國際預防自殺協會(IASP)副總裁一職至今。他研究範圍包括人口結構,精神健康/自殺問題,人口統計,社會統計等。
傅景華博士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範圍包括媒體與精神健康/自殺問題、青少年人的媒體使用、社交媒體研究等。他曾任職信報財經新聞記者。
胡津如女士
於香港出生,在香港大學附屬學院主修媒體及文化研究文學副學士,及後2006年修畢香港大學文學院文學學士課程(主修比較文學及藝術),並在2009年於同校修畢文學碩士(文化及文學研究)。現為獨立藝術行政及文字工作者。2010年尾與拍拖多年的麻醉醫生男友共諧連理,惜年青丈夫多年來受越趨嚴重之抑鬱病困擾,不久因病厭世輕生。
黎小玲女士
現任香港小童群益會青衣區及兒童之家服務總監,具20年兒童及青少年輔導工作及有關管理經驗。曾於不同類別單位服務,包括學校社工、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兒童發展中心、外展服務、兒童之家、家庭輔導及督導不同服務計劃等,對兒童及青少年問題有全面及具體之掌握。
曾錦雯女士
現任《明報》副採訪主任。具逾十年新聞工作經驗,曾任職《壹周刊》及 《南華早報》,主要從事港聞版的採訪工作,集中保安及罪案、人權新聞等範圍,亦曾任職政治版處理選舉及議會新聞,並就「警方施胡椒噴霧沒依指引」報道,奪得《人權新聞獎》報章新聞的冠軍。
在2008-2012年間,出任香港記者協會的執行委員,曾擔任該會義務秘書,現為該會刊物《記者之聲》編委會成員。
陳韜文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集中在新聞研究、政治傳播、及國際傳播交集的範圍。著作以探討跨境傳播、權力結構與傳媒互動、民意與公眾論述、社會運動與傳播媒介、新聞人員專業化、文化融合和中國傳媒變革等問題為主。近年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傳播與社會學刊》創刊主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際華人傳播學會會長等職。現時兼任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等職。